“提及核技术,人们常常会和原子弹、氢弹、核电站等联系在一起,由于对核技术缺乏全面的了解,往往还会谈‘核’色变。事实上,在科技应用快速发展的今天,核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辛锋笑着说,“作为核工业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我有义务向大家普及核知识,使大家了解核科技。”
无处不在的核技术
“当我们进入机场时,常常需要做一项例行检查:工作人员拿一个小纸片在我们身上或行李上擦一擦,然后再将这个小纸片放进仪器,如果没有异常情况,等待数秒钟之后,就会被告知可以通过。这项检查就是防爆检查,可以检测出旅客是否携带潜在爆炸物,进而保护乘客和机场的安全。”辛锋向记者举例说。
这项看似简单的安检手段用到的就是被公认为核科学技术“眼睛”和“耳朵”的核探测技术。“射线以及各种载能粒子看不见、摸不着,但人们可以利用射线与核辐射探测器介质产生的相互作用,通过射线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电离或激发效应产生的发光现象、物理或化学变化等过程,来了解射线的信息,这就是核探测技术。”辛锋指出,随着核能的和平利用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利用核探测技术进行安检在社会安全领域愈发重要。
“不仅如此,核技术在医学和工业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医疗CT,质子、重离子治疗,核辐照灭菌,无损检测等,核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辛锋进一步表示。
《中国民用核技术产业发展主旨报告》显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民用核技术应用不仅越来越广泛,而且与老百姓生活更加密切。核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公众健康、环境保护等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年产值已超过3000亿元。
“但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比约0.4%,与发达国家普遍已达3%相比,这一比重还很低。因此我国民用核技术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辛锋说。
大力发展核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
核能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碳”目标愿景下,核能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1983年,在“核能发展技术政策论证会”上,我国提出“热堆-快堆-聚变堆”的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其中,快堆是世界上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主力堆型,中国是全球第八个拥有快堆技术的国家。
“我国快堆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科研技术体系,为一体化快堆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辛锋介绍说,一体化快堆已成为世界主要核电大国科研攻关和技术储备的方向,理论上可使我国铀资源可利用率提高60倍,资源可利用时间从百年尺度提升到千年尺度,是支撑我国核电经济安全有序发展及环境友好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此,辛锋呼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推动一体化闭式循环快堆核能系统发展走深走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辛锋还始终关注着我国大型核科研设施的综合利用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核工业已经拥有了一批大型科研设施,如中国实验快堆、中国先进研究堆、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等。然而,我国现有大型核科研设施数量和性能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尤其是核领域大型科研设施的开放共享还存在一定问题。”
辛锋说,“新时期发展需求的变化,对现有核领域大型科研设施的性能和综合利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今年两会上,他建议制定核领域大型科研设施有偿开放共享制度,提高大型核科研设施综合利用效能,同时建立国家专项经费,确保核领域大型科研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充分发挥作用。
“大型核科研设施是推动核科技进步、催生源头创新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核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这对于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辛锋强调。
核工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
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在我国核事业发展的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以其智慧、勇气和无私奉献精神,谱写了核工业发展的精彩篇章。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工业发展之路。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成立起,输出的各类骨干人才达一万多名,被誉为我国核工业的“摇篮”和“老母鸡”。辛锋深深地认识到,核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有力支撑,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支将来堪当大任的人才队伍。
辛锋对核工业人才队伍建设十分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新时代核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中核集团实现“三位一体”奋斗目标最核心的科技支撑,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始终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以全球视野顶层谋划布局人才发展,全方位培养、激励、保障人才。
“人才成长并非一蹴而就,有其自身发展培养的规律,尤其原创性与颠覆性重大科技突破具有‘长期性、偶发性、依概率性和依情境性’等核心特征,要将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来抓。”辛锋认为,要聚战略后备人才的突破性培育,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顶尖科学家负责制,积极打造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坚持长期投入的人才梯队培养,以系统思维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上下贯通的人才发展通道和团队发展通道;打造人才培养的良好生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完善人才培育和创新激励机制,全方位调动科研人员干事热情和创新动力。
“我们将继续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着力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建设核工业强国、为实现核科技自立自强汇聚强大力量。”辛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