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讲坛

国家文化公园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主讲人:韩子勇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5月22日   第 12 版)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长征源广场

黄河乾坤湾景区

大运河沿线城市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阅读提示:

今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中指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导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每一处国家文化公园都是一部皇皇巨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近年来,各地持续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依托丰富的文化遗产推出多元文旅体验,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带动地方发展,让古老的文化遗产“活”起来,呈现出一张张独具魅力的文化名片。本期讲坛邀请韩子勇委员讲述国家文化公园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价值和意义。

主讲人简介:

韩子勇,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总协调人。主要从事文化、文艺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等。文学理论专著《西部:偏远省份的文学写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作为出品人、总策划、艺术总监、编剧的多部舞台剧及影视作品,获文华奖、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等。

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其壮丽雄伟的景象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无疑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璀璨之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导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国家文化公园成为文旅融合的重要场域,不仅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更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例,要打造连接人民与文物和文化遗产本体的通道。比如通过步道建设,构建“慢游”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交通系统,使更多区域的长城遗址得以展示,同时分流长城重点区段的游览压力,改变长城旅游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状,解决文化旅游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和阐述了“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从那时到今天,实现中国梦,成为新时代号角、人民心声,画出了中华儿女最大同心圆。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家园,是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这些大尺度的文脉、文象,横到边、纵到底,横平竖直弯折勾,写出一个大大的“国”字,是我们伟大的文化空间,留下中华民族深沉辉煌的文化足迹和精神血脉,集中体现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富集区,以此为主干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建设文化强国、打造全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标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

国家文化公园是中国首创,是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体制机制上的重大创新。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文化的标志和象征,有最高代表性。以文化为主题,尊重文脉文象的生成结构和传承发展规律,体现系统性、整体性,是高度的文化自觉。以人民为中心,以公园为载体,推动共享共建,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文化建设和物资建设的重要区别,是文化建设难有的通用技术。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中国独有,没有通用的方案。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相关省市自治区,陆续出台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建设意见、规划和方案,在意见、规划、方案的制定、评审、实施中,大量专家参与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文化建设的独特性、国家文化公园的首创性、大量文化项目和专业工作,都要求更好发挥各类专家在咨询论证、价值挖掘阐释和解决具体问题的作用。同时,面对新领域、新使命,也倒逼专家提高认识、能力和水平。特别是活学活用,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在参加相关论坛、培训和活动中,交流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形成了两篇文章:《以中为中,多元一体》和《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它们都以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为话题,分析梳理其中蕴含、彰显、集中体现“五个突出特性”和“两个结合”的内容。

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内容浩繁深厚,是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在资源梳理、归类深化、保护利用、转化创造上,特别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上,要特别注意把握好那些集中体现“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两个结合”的内容,突出重点、导向、主线,做好价值挖掘和活化利用,使其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发挥更大作用。

我在《以中为中,多元一体》中写道:“如果为黄河、长江、长城、大运河、长征,求一个最大公约数,找一个共同价值,而且只能用一个字来代表,那就是‘中’。”这涉及中国文化的起源、结构、共同体形成和中华文化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大量考古成果和学界长期深入的研究,实证了这一论断。

关于早期中国,苏秉琦“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严文明“重瓣花朵”结构,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我以为,因为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较早形成向中发展、向内凝聚、和合包容的趋向、结构和引力,也就奠定了“中”的结构和观念。这个“中”,是“天地之中”“求中建极”的“中”,是“宅兹中国”“居中而治”的“中”,是“天下归一”“大一统”的“中”,是“允执厥中”“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中”。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结构,是一个有中心、重心、圆心的结构,抗震性最好,结构最佳,功能作用最强大,因为它是不断生成壮大、连接延伸、协调灵活的“榫卯结构”,是活的、生长发展有机体。这个天造地设、齐心协力的“榫卯结构”,因“中”而生、为“中”而立、求“中”而成。这个“中”,是文明地理之“中”、历史力量辐辏之“中”,也是文化、观念、制度、政治统绪的“中”。

中华文明是大文明,中国是广土巨族。大文明有大结构,大结构天性趋向圆融。如同宇宙天体,有中有融、运行有序。在长城、大运河、黄河、长江的历史共相中,可见其“中”;在近代以来中国命运大决战、“两个结合”的伟大长征中,可见其“中”;在今天星辰大海的新征程中,更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和结构,国家文化公园作为新时代重大文化工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

以黄河、长江为例。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长江的源远流长,皆在中国域内,流过中华三级地阶,从古至今,黄河、长江流域,都是族群、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多元多样、绚丽多彩的地方,百川灌河、万溪归江,汇流成一个整体——她们在漫长的历史时空流过、彰显的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一体化”力量。大运河半天成、半人工,是天意和人力交织的工程杰作,使江河互济,沟通五大水系,以其非凡之功,进一步加固“中”、加固着“一体化”结构。长城从大海到西域昆仑,“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颤动两千多年的历史曲线,如同中华民族的“心电图”,所追求和彰显的是“中”、是“和”,如同金光闪闪的焊缝,焊接农耕游牧,连接丝绸之路,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第一锋面、第一现场,一砖一石、千锤百炼,一次次锻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韧性与强度。而长征,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命运远征。国家文化公园的一切工作,都应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目标,彰显“四个共同”“四个与共”。

非遗让现代生活更多彩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大有可为。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一直是革命文化的重要源泉,这从大量的红色经典中可以明显体会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转化、利用有了新发展,比如“十部大文艺集成志书”等标志性工程。进入新世纪,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保护与世界接轨,开始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非遗保护进入系统性保护的新阶段。目前,已认定公布的各级非遗项目有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批1557项;各级传承人9万多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6批4026名。全国设立了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数量居世界第一。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实施非遗普查、非遗记录工程、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打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购物节、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非遗工坊等品牌活动,建成并运行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展示、传习的场所设施,着力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艺术乡建、非遗进社区中的突出作用,大力推动非遗传承发展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现代化过程中,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生产性保护利用成效突出,“国潮”“国风”扮靓时尚,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要继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我国非遗代表作名录建设,已近2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存量概念,不可能越来越多,名录体现的是代表性,并非全部非遗。项目过多过碎,易深描多元、差异和边界。目前正从项目数量的增长转向文化内涵的拓展,更多以交往交流交融、向中发展、向内凝聚、融为一体的思路,申报和评审项目,重点转向梳理、研究、阐释、拓展名录体系的内在逻辑,突出中华非遗的整体性,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内容。像中国申报的、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其项目的分析、归纳和整合就是优秀案例。中国各地皆有制茶技艺或饮茶习俗,茶文化突出体现交往交流交融,体现中华文化共同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制定本法”。认真分析和把握“保护”和“保存”的区别,对已有名录体系深入分析,突出重点、亮点、契合点、共同体,重心转向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代表性项目,引导公众从“多元差异”看“融合凝聚”,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使命责任,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持续发力。

2024-05-22 主讲人:韩子勇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2169.html 1 国家文化公园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62,16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