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体育“饭圈化” 是扰不是爱

朱润楠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5月23日   第 05 版)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在广州举行的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宣布,全国体育系统将全过程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对体育领域的侵蚀。一段时间以来,体育“饭圈化”现象引发热议。网络控评、拉踩引战、酒店蹲守、无纪律追车……在文娱领域肆虐的不良“饭圈”文化已逐渐蔓延到体育圈,不少体育界人士深受其扰。

“饭圈”指喜欢某个明星或团体的粉丝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健儿屡获佳绩,公众关注度也水涨船高,运动员粉丝群逐渐发展壮大成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行动迅速的庞大群体。不可否认,粉丝从运动员身上汲取了拼搏奋斗、勇敢追梦的精神力量,满足了获得自我认同、情绪价值和社交期待的心理需求。粉丝对于运动员的肯定与支持,也是鼓励运动健儿继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之一。但当“追星”的狂热逐渐失控,非理性的泡沫加速膨胀,为维护偶像,不同粉丝圈层之间互撕谩骂、造谣侮辱、人肉搜索,畸形的“饭圈”文化让本应是凭实力交流、靠成绩说话的竞技体育圈逐渐乌烟瘴气,严重扰乱了体育界的健康有序发展。

非理性“饭圈”文化对体育界的冲击有目共睹:以娱乐圈的造星模式追逐运动员,以“爱”之名行失范之实,对个人隐私边界的一再窥探与入侵干扰了运动员日常训练与生活;对运动员场外私人生活的过度关注模糊了焦点,体育项目本身反而被边缘化;盲目维护运动员,诋毁攻击队友和竞争对手,恶意揣测裁判、教练,粉圈“骂战”与舆论风波更是增添了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影响良性竞争的形成和竞技水平的提升,破坏了公开、公平、公正的体育生态。

愈演愈烈的体育“饭圈化”,除了部分粉丝的过度狂热,也离不开背后产业链的推波助澜。代拍跟拍、销售周边产品、出卖行程信息……披着粉丝的外衣肆意敛财的行为屡见不鲜,“追星”俨然成为部分人眼中的一门生意。此外,一些社交媒体借势炒作相关话题、持续推流更让体育“饭圈化”泛滥。

拒绝体育“饭圈化”,不是要将体育迷的关注与热爱拒之门外,而是拒绝侵犯隐私、干扰赛场、网络暴力等无底线行为。作为观众,需要多一分理性,少一分疯狂。热爱需要把握尺度和分寸,需要边界的区隔。边界内的呐喊助威是鼓励,边界外的刺探窥私是打扰。崇拜运动员,不妨将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拼搏与坚毅内化为自我激励的动力;关注体育项目,不妨将运动健身延展成日常生活的惯性,成为推动大众体育事业发展进步的一分子。抵制“饭圈化”,同样需要运动员自身在粉丝的追捧中保持“人间清醒”,进行正面引导。网络平台也应及时采取措施,遏制相关话题的传播和发酵,而非“作壁上观”收割流量红利。

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在即,抵制“饭圈”乱象,亟待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让非理性“饭圈”行为远离体育场,还体育运动一片干净的热土,让体育归体育,热爱归热爱,还竞技体育最纯粹的样子,还运动员专心训练的空间,莫让饭圈成“怪圈”,追星变“追刑”。

2024-05-23 朱润楠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2195.html 1 体育“饭圈化” 是扰不是爱 62,19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