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的“稳”与“进”
今年开年,“天目一号”掩星探测星座15-18星发射升空送入预定轨道,实现了2024年中国航天发射的“开门红”。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也同时宣告“重庆造”卫星“天目一号”星座成功组网,重庆市空天信息产业在低轨小卫星低成本、批量化快速生产组网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联结点,重庆市具备发展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优势。”重庆市政协常委、农工党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市科技局副局长田盈提到,重庆市除构建了由23颗卫星构成的唯一可获取全球四大导航卫星信号的掩星气象星座外,还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台18MW级全集成海上风电机组、推动了智能网联汽车新模式的诞生等。“在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重庆市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需求,由此驱动了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
记者了解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四川省除了在钒钛、锂电、晶硅光伏、稀土等特色新材料产业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外,在细分新材料领域也取得较大突破,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碲化镉光伏发电玻璃、钛基生物医用材料、被称为“世界难题”的磷石膏综合利用等领域有可喜进展。四川省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四川省委会专职副主委何苹表示,四川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钒钛磁铁矿、稀土、锂辉石、石墨、天然气等战略资源储量均居全国前列,“在新材料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相对成熟的产业基础。”
在何苹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川渝两地“同绘图、共谋策”、把国家战略转为发展实效的“一号工程”,也是两颗璀璨明珠双向奔赴、区位能级加速提升的西部崛起实践。唱好“双城记”未来可期,两地相关产业共同拥有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步入第五个年头,“一体化”推进“拉满弓”。尽管方向不同、但目标一致,川渝以各自优势补链强链,秉持“川渝一盘棋”的大局意识,频频“握手”高位推进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
田盈介绍,川渝两地作为西部先进制造业高地,在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方面已有较好结合点。2023年两地启动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深入推进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等重大应用场景建设,有力促进了氢动力发动机、自动驾驶等领域企业集聚。“两地还在装备、医药、消费品、软信产业、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等领域深化产业协同协作,共抓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呈现出了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雏形。”
▶▶▶经济圈的“忧”与“思”
“双城记”亦是“双赢记”,合力“拼经济”需要支柱产业作为拉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
“受自然条件、历史因素和发展阶段的影响,四川省当前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九三学社中央青工委副主任、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柴铁锋在调研后提到,当前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布局仍亟待优化,部分区域的原有主体功能区格局与新时代发展战略不完全匹配,需要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比较优势重新明确主体功能,促进空间战略衔接融合。“此外,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首位城市、次级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城镇功能体系还不完善,县域的经济基础仍然较为薄弱。”
“重庆市近年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力度,但与东部地区一线城市相比,在创新能力、研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加速演变背景下,这给区域经济稳定增长带来一定压力。”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王济光同样认为,尽管重庆市主城区经济发展迅速,但周边区县特别是渝东北、渝东南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相对滞后,这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既不利于重庆市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也会影响重庆市在区域合作与竞争中的地位。
全方位实现生产力之“新”,亟须新材料“焕新”。何苹也在新材料领域注意到两地发展的另一忧虑。“目前,川渝两地新材料部分行业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上游原材料产能过剩、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不足的问题。”她在调研中发现,两地在新材料领域尚缺少标准体系建设专业化机构,新材料细分领域较多、技术标准统一周期长,影响了新技术产品的推广。两地依托各自优势的产学研融合度不高,同时缺乏两地协同共建的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
“‘支柱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的新论断为我们指明,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一定在什么别的领域、新的领域,而是要在我们原有资源优势的领域、现有产业基础的领域、独有地域特色的领域发力。”何苹还认为,产业有新旧之分,但发展新质生产力决不能简单粗暴地盲目破旧立新,要拒绝以生产要素机械性、同质化堆叠来培育产业集群,避免在全局观和事实观上考虑欠缺。
▶▶▶“第四极”的“立”与“强”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实践中,持续推进“成渝篇”的“立”与“强”也是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议政建言的“高地”。
记者了解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展建设以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在川渝两地统一战线的带领下,认真落实两地党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强大作用,立足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资源丰沛的独特优势,在协同开展调查研究、协同组织建言献策、协同建好合作平台、协同推进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高水平和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形态。紧密协作、相向而行,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旋律,也是两地唱好‘双城记’、共同大力发展支柱产业的自觉选择。”柴铁锋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入第五个年头,更需要两地统一步调,在产业协作、政策协同、项目共建等方面下功夫。他建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可进一步从“核心区”和“毗邻区”两个维度入手,逐步实现高层次协同发展。尤其注重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四川省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基础和重要前提。
“对于核心区,可瞄准打造金融中心、建设科创中心、挖掘文化底蕴、增强枢纽能级、生态共建共保五个维度;对于毗邻区,则可大力推动渝广毗邻地区协作发展,依托川渝高竹新区建设成果,建立要素流动和保障机制,发展绿色低碳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共联、平台共建、民生共惠。”柴铁锋说,建筑行业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需聚焦数字城市、智慧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绿色建筑等重点领域,以智慧绿色发展新成效激发新质生产力。
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占有重要地位。田盈则认为,筑牢“主阵地”,焕新生产力,离不开科技创新厚植赋能。他建议,为支柱产业注入科技创新力量,要围绕支柱产业布局平台、项目、资金、人才等关键创新资源,全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可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科技专项,特别是聚焦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等新方向新领域前瞻布局一批科研项目,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难题,引领支撑支柱产业发展。”
“可借助成渝地区的科研实力和创新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企业和产品,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王济光认为,在汽车制造领域,可以依托成渝地区汽车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推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方向转型升级,通过加强产业链整合和创新驱动,提高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在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应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快速发展壮大。
区域发展,人才优先。记者注意到,继续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加大支持青年人才“引育留”也是调研中大家关注的共同点。田盈建议,应进一步加大人才激励与减负力度,健全收入分配机制,强化人才服务保障,集聚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支柱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高端创新人才是解决核心技术的关键要素,应注重在项目推进中夯实人才发展雁阵格局,特别是要有力支持青年人才的‘引育留’,才能形成经济发展的十足韧性。”何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