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协商议政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郑大发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5月28日   第 03 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围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几点建议:

明确新定位,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有利于培育中华儿女的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有利于培育中华儿女的理性精神,激发人们的精神追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在切实做好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工作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将各族人民凝聚起来,激发活力,获得动力,形成合力。

提出新目标,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着眼点,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各民族在更高的价值层面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也使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趋于系统化、具体化。首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国家富强、制度民主、社会文明、人民幸福且和谐相处是支撑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条件。其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在保证各民族自由平等权利的前提下不忘公平和正义,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达成思想共识,才能为实现民族团结创造坚实的社会基础。最后,从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而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处理个人与国家、民族、社会关系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各民族成员待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和传统美德。

确立新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应当积极建设以日常生活为载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空间形式,如把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等空间打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的重要场所,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志空间化、生活化,将国家标志如国旗、国徽、国歌等融入日常生活空间,让各族人民在空间中长期感悟中国元素、体悟家国情怀。国家仪式应着力于唤醒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建设涵盖民族传统节日、重大历史纪念活动、日常政治生活仪式等在内的稳定仪式系统。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步步推进。我们要推进这些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激活传统资源的内在生命力,使之古为今用,焕发超越时空的价值和魅力。

2024-05-28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郑大发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2539.html 1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62,53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