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总是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奋不顾身地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就是应急管理工作者。
“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是党和人民赋予应急救援队伍的重托,也是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
“我们要以人民需要为首要,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方便、高效、快捷的服务,使群众感到温暖、得到安全。”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简称“两个至上”),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也是此次调研过程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城乡间、地区间、行业间生产力发展水平尚不平衡,事故隐患多与本质安全水平低相叠加、历史风险累积和新业态新风险相叠加是现实国情。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应急管理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面对灾难,党和政府总是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最高位置,只要有一线希望就拼尽全力,汇聚成一股坚强有力而又绵延不绝的暖流。犹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一张救援战士救出婴儿的照片感动了整个中国,孩子清澈的眼神、救援战士救出新生命的喜悦微笑,至今仍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鲜明昭示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集中体现了人民领袖的强烈责任担当。
人的生命最宝贵,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会再来,安全是珍爱生命的前提,安全的核心是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一直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2006年,我国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指出,“居安思危,预防为主”是应急管理的指导方针。这也提醒我们,“应急管理”不仅仅在于“事后反应”,更重要的是“事前防备”。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任何重大风险都不会是突然出现的,往往是从细微的苗头和因子开始的,如果发现和处理得不及时、不得当,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应急预案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管理工具。
调研中,委员十分关注各地各部门的应急预案编制情况。
“应急预案编制一定要因地制宜,要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应急预案编制好后不能束之高阁,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要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
一句句有温度、有力度的话语,展现了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新时代政协委员责任担当。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当前,中国特色应急管理工作体系还有待完善,必须以“两个至上”为准则,在制度、救援、技术和宣传上持续施策、发力,才能托起人民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