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采风

让少年强中国强

陈红彦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03日   第 12 版)

编者按:

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学生的回信中强调,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珍惜美好时光,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陈红彦委员撰文以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致力为少年儿童服务为例,谈文化传承教育之于儿童健康成长重要性的感受和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我们应该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如何才能让少年儿童认同中华文明,是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化项目进校园,让大中小学生对中华文明从陌生到了解,从好奇到热爱,从理解到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浸润着少年儿童的生活,促进他们树立远大志向,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

作为没有围墙的学校,图书馆针对孩子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能够参与、认知、认同。以我所在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为例,组织青少年参与的活动,其特点是几乎涵盖了人所有的感官——用眼睛发现美,用耳朵聆听美,用口讲述美,用鼻嗅书香,用手创造美……耳濡目染中,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甲骨文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国家图书馆藏有3万余片甲骨,并在2017年11月与其他馆藏的甲骨联合申报,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历经3000多年衰变,不易看清文字,于是国图几代人传承甲骨传拓技艺,让文献内容迁移到纸上,这项技艺在2020年成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了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了解甲骨文,国家图书馆推出展览、出版图录,还组织了丰富的活动。

如为迎接2022年新年,国家图书馆与阅文集团发起了“甲骨文推广公益项目”,制作“2022阅字如愿”新年祝福关键字测试互动游戏,组织“万物俱有形,甲骨会说话”甲骨文主题微小说征文、甲骨文+网文跨千年展等活动。其中“2022阅字如愿”网络互动小游戏发布后迅速成为朋友圈转发的热点,网民在互动过程中,学到了“虎”“犬”“贝”“吉”等甲骨文,感受到了甲骨文魅力。同期的征文活动吸引了几千人参与,其中7成是“90后”和“00后”创作者,征文有科幻、有神话,有家国天下的历史情怀,也有观照当下的现实题材,巧妙地把甲骨文融入故事。如果说古文字是一条河,河之源的甲骨文和河之尾的网络文学就这样穿越时空对话了。

今年5月11日,古籍馆工作人员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为该校初一学生讲授甲骨文和甲骨传拓技艺。工作人员讲解甲骨文知识后,用高仿的甲骨进行甲骨传拓演示并让孩子们体验。孩子们好奇地拿起甲骨传拓的工具,亲手制作甲骨拓片,感受中国文字之美和非遗技艺的神奇。

中国的古籍历经兵燹火厄,留存至今者依然浩如烟海,是因为有先贤的修复和保护不断为古籍续命。今天的国家图书馆不仅收藏着超过300万册件的特藏,也有一支修复保护古籍一流的队伍,古籍修复技艺和传统书籍装帧技艺都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了让这个事业后继有人,非遗进校园等方式成为经常性的活动。

2023年春季学期,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青年修复师到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带着小学生们体验古籍修复。“我在附小修古籍”活动进行了10场,从抄制纸张到染纸,从制作修复到亲手装订出一册线装书,还有西式装订和大理石花纹纸的制作,甚至难度挺高的金镶玉装帧实践,孩子们兴致盎然,乐此不疲。每一个参与的孩子书包里都多了一本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书本,体验了书本的制作、修复过程,或许孩子们传承文化的工匠精神就此萌芽。

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或许是没有止境的,对活动的反馈经常出乎我们的预料。记得春节期间,我们曾经分别组织了《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的抄书体验活动,让大家了解抄书的过程。没想到门外竟排起了长队,有的祖孙三代一起来体验。孩子们的专注让我们兴奋,记得当时年龄最小的孩子刚过一岁,在妈妈怀抱中好奇地观摩。通过体验,不仅孩子们心中有了传统文化的种子,亲子间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2020年,我们还曾经制作了亲子互动音频节目《伴随一生的古诗词》在蜻蜓FM播出,主题是“三千年的路,我们陪你一起走过”。撰写文案的是古籍馆的青年人,他们中多数是孩子爸爸、妈妈,把陪自己孩子读的诗和讲述的诗背后的故事,精心制作成节目分享给更多的孩子,一经播出就反响热烈,诗滋养了孩子们的生活。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文化固有的功能与使命,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来化育人生,以中国文化带给我们的自信、自豪,奋发自强,创造更美的未来,这也是历史和未来的双向奔赴吧!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

2024-06-03 陈红彦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2863.html 1 让少年强中国强 62,86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