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生·教育

拥抱新技术,提升思政教育生命力

朱英杰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04日   第 10 版)

记者曾与一位长者对话,听到他讲“雷锋精神”时,一度热血沸腾。

“在未来,还会有这样的精神出现吗?”记者追问。

“当然有,伟大的精神仍然很多,有的就在我们身边,例如张桂梅老师的故事就饱含着伟大的奉献精神。但是即便是如此伟大的精神也很难再实现像雷锋精神那样现象级的影响力。”

“为什么?”

“时代改变了,或许人没变,但传播媒介变了,人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太多的信息。”

记者尝试将这段对话背后的深意融入对不同社会问题包括思政课建设的审思中……

“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时用了六个“新”字,突出对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的期待。

作为教育者、实践者,我们需要特别思考何为“新形势”“新任务”。只有了解“形势”如何变“新”,才能把好前进的舵,才能知道思政课应如何与时俱进,以完成“新任务”。

那么,形势究竟变得如何了?我想正如上述对话所呈现,作为“Z世代”的青年一代与互联网同生同长,获得信息的内容和形式都愈加丰富。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的确会对某个“思政”故事所蕴含价值的规模化效应造成冲击。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不但善于在网上“冲浪”“娱乐”,同时也逐渐习惯于在网络上获取知识。据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慕课已上线超7.68万门,注册用户4.54亿,服务国内12.77亿人次学习,慕课建设和应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由此可见,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于思政课建设而言会是挑战,但也会带来新的可能。或者说,网络平台究竟会成为思政课建设的拦路虎还是成为思政课建设的垫脚石,归根结底在于思政教育者如何开发利用其资源。也许多元的网络信息恰可以凝聚更多生动的思政故事,通过不同思政故事背后共通价值的展现,提升思政教育的生命力、说服力。

当前,思政课课堂上学生“睡倒”一片的画面并不少见。但在互联网上,围绕国家复兴伟业的短视频却高赞连连,且下面不乏各种青年立志报国的声音。这样的对比情景值得深思,既然孩子们对承载着价值引领的视频内容是有热情的,那么,在同样以价值引领为使命的一些思政课上,“瞌睡者”们“排斥”的究竟是什么,是过于知识化的教学内容?还是过于模式化的教学方法?……

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如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照本宣科、应付差事,那“到课率”、“抬头率”势必大打折扣。

面对新形势,思政课教师要勇于更新“新观念”、善于借助“新手段”。在教学观念上须明晰,线下思政课与网络平台不应是“抢夺”学生的关系,更不会是对立关系。两者应共生互补,各取所长。在教学手段上,要继续开发挖掘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思政课教学新模式、新手段,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助推思政课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和吸引力。

在此次由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非“实践”二字莫属。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思政课不能只侧重于引领学生充实“知”这单一维度,更应该引领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协调发展,要让学生真知真信真用。学不当于五官,五官弗得治。这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创设让学生真知、真信、真行的情境,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参与中、直接经验的获取中、探索共情的体验中,更深刻体会理解思政课的蕴涵。

蒙以养正,圣功也。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开展好思政课建设,是一件需要常思常悟、常做常新的工作。思政教育工作者使命光荣,任重道远。

2024-06-04 朱英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2911.html 1 拥抱新技术,提升思政教育生命力 62,91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