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共同谱写中国工程事业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工程院建院三十周年贺信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引发热烈反响

本报记者 李将辉 高志民 王菡娟 王硕 杨岚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05日   第 01 版)

6月3日,值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强调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贺信饱含亲切关怀与殷切期望,在全国政协委员中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间引发热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既对工程院给予了充分肯定,也为工程院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院士认为,中国科技方面的“高峰”要在国际科学和技术的“高原”上才能产生。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以新的方式适应国际形势新的变化。中国工程院要重视学术引领,建设优质学术平台,比如通过《Engineering》等期刊和系列刊的形式增加在国际上的学术话语权,增加群刊效应。

作为建设中国第一个覆盖全国的互联网CERNET的牵头人,全国政协常委、中关村实验室主任吴建平院士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曾以《以互联网核心技术支撑网络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为题向习近平总书记作了专题汇报。“总书记听后特别强调,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互联网这一关必须要过。”

吴建平表示,贺信既是对我们的鼓励,更是对我们的鞭策与期待。“今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30周年。30年来,我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距离网络强国还有一定差距。作为支撑网络强国建设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技术,互联网核心技术亟待取得新的突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潮中,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努力实现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自立自强,把网络强国的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建设网络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由衷感谢党中央对中国工程院以及全体工程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回顾3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见证了中国工程科技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煤矿水害防治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强院士亲身见证了工程科技为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的强大动能。

“从昔日笨重的排水设备,到现今先进的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从依赖传统经验,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理论与技术,我们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克了一个个科技难关。我亲历了这一变迁的进程,切身感受到将科学家精神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方能铸就国之重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展望未来,我们将秉承科学家的严谨作风和创新精神,在新的起点上再接再厉,共同谱写中国工程事业的新篇章!”武强表示。

作为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副总工程师李卫院士带领他的团队三十年磨一剑,实现了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研发-生产-带动行业发展的“三部曲”,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贺信语言精练、感情真挚、鼓舞人心、期待明确,这对于广大院士坚定科技报国信念,勇攀科技高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们要按照贺信中所提到的,‘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求,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领域做出新的贡献。”李卫表示。

作为我国通航建筑物领域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胡亚安院士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提出的希望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勇挑重担,发挥所在单位跨水利、交通、能源三大行业的专业和人才优势,聚焦‘交通强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围绕国家水网、三峡水运新通道、平陆运河、淮河入海水道等重大工程建设,以及水运江苏、新型储能技术等地方和行业重大需求,加强高水头大型省水船闸高效输水、超大型升船机运行安全、重力压缩空气储能等前瞻性引领性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数字赋能,以实际行动投身国家科技创新事业,推动江苏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主持北京奥运会、冬奥会主场馆设计的李兴钢院士亲历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目前正在牵头研究设计更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未来住宅”。他认为,贺信是对我们未来工作的殷切期望和明确指示。他表示,“对标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工程’早已登上世界舞台,但工程科技创新没有止境。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培育新动能。”

“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很受鼓舞。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不负使命,不负众望。”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李仲平院士表示,要协助中国工程院院党组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完善更好发挥院士作用的机制保障,引导全院院士担当“四个表率”,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排头兵,履行好科研、教学、咨询和科普的主体责任,履行好院士的主要职责。同时,立足专业领域,推进关键材料体系的自立自强,加快实现研发模式的转变,支撑建设更多的大国工程,铸造更多的国之重器。

2024-06-05 本报记者 李将辉 高志民 王菡娟 王硕 杨岚 ——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工程院建院三十周年贺信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引发热烈反响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2926.html 1 共同谱写中国工程事业新篇章 62,92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