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的辽宁,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举足轻重,精细化转型之路亦不轻松。
数据显示,2022年底,辽宁的化工精细化率为44.1%,要在2025年实现化工精细化率达50%的目标就意味着,精细化工在全省化工产业中的占比必须以每年2%的平均增长率递增。目前看来,辽宁表现尚佳。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攻坚突破,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为推进全省22个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辽宁省建立了由21位省领导牵头、6个省直部门协同推进的产业集群“21+6”推进机制,一个集群由一个专班具体负责推动,统筹协调各专班和市县区,形成合力,确保了工作责任落实落地。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的稳步发展也受益于此。
化工产业精细化的关键是技术创新。2022年出台的《辽宁省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在订立产业发展目标的同时,也提出:到2025年,石化产业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5%,其中精细化工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5%。
实际上,在辽宁,科研院所对化工产业研发的基底亦可谓雄厚。辽宁拥有包括沈阳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还拥有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023年,辽宁省在精细化工领域,新组建了6家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和15家省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集聚高校院所近30家、上下游企业近100家。在辽宁化工产业的精细化之路上,科研是先行者。
科研意味着投入、转型免不了阵痛,虽步履沉重,却一路向前。在机制建设和科研赋能的双重作用下,辽宁精细化工产业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