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慧媛 吕东浩)“机场作为城市文明的‘第一窗口’,其运营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直接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形象。”近日,大连市政协提案委组织相关各方,就《关于提高大连机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案》进行实地调研、协商督办。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于1972年10月6日建成通航,经过几十年发展,已成为国家一级民用机场,开通近300条国内航线,与120多个国外城市通航,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1600万至2000万人次。
“近年来,机场管理过于粗放,服务质量有所下降。”今年年初,市政协常委孙学丽提交提案,提出大连机场进出港大厅空间设置不合理、候机大厅缺少便民设施、环境卫生方面存在“死角”、对各类办卡销售人员管理不到位等7个方面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
“对委员建议认真梳理分析、逐条抓好落实。”大连机场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改进措施,结合办理该提案,进一步优化机场环境、提升窗口形象,为来往宾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变化有多大?调研现场,委员们看到了大连机场较之过去出现的诸多“不一样”——
对候机大厅待检区隔离带进行调整优化,将其整合为4个区域,采取“蛇”形排队方式,旅客办理乘机手续排队时间大为缩短;
最大程度地科学规划空间,将“国内出发”区一楼、二楼座椅总数增加了12组。候机区域拆除21间店铺,拓展候机面积830平方米;
加大候机大厅、卫生间、饮水机等处卫生清洁频次,每日现场巡检不少于3次;
机场停车场为网约车划定专门的停车区域,并于4月6日正式启用,路线设置合理,指示标识清晰,极大方便了车主和乘客……
座谈会上,委员们对大连机场结合办理政协提案,在重构服务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着力改善候机环境、持续提高服务品质等方面做出的努力给予高度评价。同时,针对机场行李提取、夜间标识、设施保障、摆渡车调度优化等问题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
“以全面提高旅客满意度为目标,持续推进服务品质、空间环境提质升级,不断提高广大旅客出行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机场负责人积极回应委员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