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蓬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深厚,但孩子们了解较少,不利于增强他们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政协委员李慧莹在提及提案初衷时说道。
经过实地调研,李慧莹发现蓬莱的中小学在形成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课程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她提交了关于在区中小学定期开设本土特色文化课程的提案。张洋、丁少莲等委员也相继提出武术进校园、剪纸文化进校园等意见建议。这些提案均得到蓬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被列为重点提案。
为推动提案办理,区政协在区教育和体育局设置“提案办理协商之家”,实行区政府领导、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合领衔督办重点提案机制,通过办理前集中协商、办理中督办协商、办理后总结协商的全程协商形式,增进互动交流,推动提案落地见效。
“要加强对相关学科教师的戚家拳培训,以教学形式扩大戚家拳的传播,进而促进‘戚继光精神’的传承。”“课程设置可以更贴近本土文化元素。”“通过设置本土文化展示区、举办本土文化主题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本土文化的魅力。”……在协商活动中,委员们与区教育和体育局就文化类课程设置、研学活动主题设计等进行充分沟通交流。
很快有了改变。区教育和体育局积极吸收委员意见建议,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程平台,开发和实施本土特色文化类课程,系统推进蓬莱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让学生走近传统文化,感悟蓬莱历史文化深厚底蕴。
“抬腿、出拳、震脚。”蓬莱开发区小学操场上,学生们跟随教练开始习练戚家拳,一招一式,铿锵有力。目前,全区中小学相继开发实施乡土特色文化类课程89门,指导学校自编校本教材82本(套),蓬莱剪纸、八仙面塑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课程,海洋极地世界研学、戚家拳、螳螂拳等体现精武文化、海洋文化的系列本土特色文化课程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