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国是·科技文化

“智”守江河安澜

本报记者 王菡娟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05日   第 09 版)

珠江水旱灾害防御“四预”平台 珠江委供图

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消息显示,6月1日,我国开始全面进入汛期。在全球持续变暖、厄尔尼诺转拉尼娜等大的气候背景下,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今年主汛期旱涝并发、涝重于旱,暴雨洪水等极端突发事件趋多趋广趋频趋强,致灾影响重。

防汛抗旱,我们准备好了吗?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种新科技成果的逐步应用,为我国防汛抗旱体系提供了更加高效、精准的安全“护栏”,为防汛抗旱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编织风险“一张图”

5月8日,国新办就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和公报举行发布会,发布取得的丰硕成果。其中,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备受关注。

据介绍,中国气象局完成1978年至2020年全国范围内的337个市、2764个县和86个特殊区划范围的10种气象灾害过程的致灾数据收集分析,形成了32类致灾因子数据,总计条数664万余条;研制了20余万份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产品,形成由5000多个全国性重大气象灾害历史事件组成的数据库。

普查成果也在各地气象部门得到充分利用,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和递进式服务能力。

4月以来,我国江南、华南地区出现多轮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过程,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发重发。

广东省气象部门基于普查成果,探索建立精细至乡镇不同历时、不同风险等级的暴雨致灾临界阈值和极端强降水重现期数据集,并形成广东暴雨致灾阈值“一张图”,基本实现短时极端强降水及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风险早研判、早识别、早预警、早转移。

在广西,依托普查成果,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分别计算出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暴雨致灾面雨量网格化阈值(空间分辨率30米),构建精细化暴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实现不同时次、精准到米级的暴雨灾害风险预警。

近日,百色市应急管理局结合两小时内洪水淹没风险产品和暴雨灾害风险预警,迅速识别敬德镇和巴头乡两个乡镇面临的高洪水风险,组织人员撤离。

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

筑牢“三道防线”

“防汛是水利部门的天职。前瞻、及时、精准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信息是打赢现代化防汛战的首要环节。我们坚持‘预’字当先、关口前移、防线外推,创新提出了加快完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加快构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在日前水利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水文司司长林祚顶表示。

作为水利部测雨雷达建设先行先试试点,5月21日,大藤峡水利枢纽首台测雨雷达建成并投入使用,有力提升枢纽雨水情监测预报能力,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大藤峡水利枢纽是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工程,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大藤峡入库控制站红水河迁江站、柳江柳州站和洛清江对亭站地处柳江暴雨中心,地形为山地向丘陵台地过渡,洪水汇集快、演进复杂,人口设施密集,建设覆盖该区间的测雨雷达十分必要。

按照“三道防线”建设规划,2025年汛前,大藤峡工程测雨雷达将全部建成并组网运行,提供更加可靠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信息,支撑大藤峡工程科学精准调度,保障枢纽及上下游防洪安全。

水利部副部长陈敏表示,在重要流域暴雨洪水集中来源区、山洪灾害易发区以及大型水库工程、重大引调水工程防洪影响区开展水利测雨雷达建设应用先行先试,加速完善水文监测站网。指导北京市对标世界一流标准,基本建成永定河官厅山峡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

“当前已全面进入汛期,水利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值班值守、会商研判,紧盯暴雨洪水过程,加密测报频次,强化应急监测,滚动预报预警,确保做好今年的水旱灾害防御水文测报工作。”林祚顶说。

数字孪生水利体系 延长预见期

“近年来,水利部秉承‘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锚定‘提高精准度,延长预见期’目标,统筹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建设,初步构建了具有‘四预’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在去年的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防御,今年的珠江流域6次编号洪水防御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钱峰表示。

什么是数字孪生水利?

据介绍,数字孪生水利是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水利工程,目标是构建具有“四预”功能,即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以提升水利治理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钱峰介绍,目前基本建立完备洪水感知体系。可以专线调度23颗公益性遥感卫星、军民融合卫星影像、2500架无人机航摄数据、15638个视频级联级控点位监控信息,并与15.5万个地面水文报汛站融合构建“天、空、地、水、工”五位一体监测感知体系,具备滚动跟踪洪水演进、全方位实时感知洪水态势的能力。

在预报方面,按照“降雨—产流—汇流—演进”“流域—干流—支流—断面”链条要求,强化以流域为单元的短中长期预报,建成多源空间信息融合的洪水预报系统,实现由“落地雨”向“云中雨”预报的转变。

在预警方面,聚焦强降雨过程预警、卫星雷达短临暴雨预警、洪水干旱预警、“一省一单”病险水库预警、中小河流洪水早期预警,动态调整预警阈值,落实叫应机制,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移动通信平台实现预警信息直达防御一线和受影响区社会公众。

目前已构建全国七大江河重点调度区域水工程联合调度模型50个,为开展水工程联合预演奠定了基础。在防御今年珠江流域北江特大洪水过程中,为科学调度飞来峡水库、不启用潖江蓄滞洪区提供了调度决策依据。

在预案方面,建设了水旱灾害防御预案管理业务系统,融合了经济社会数据和水工程联合调度规则库,集成了43场大江大河典型洪水案例,为洪水防御预案优化比选和动态生成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为例,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在洪水防御中发挥了显著作用。通过防洪工程的科学精细调度,84座水库拦蓄洪水32.5亿立方米,平均削峰率约为65%。同时,通过沿海4处防潮闸排入渤海洪水35.8亿立方米,实现各类水库无垮坝,重要堤防无决口,减淹城镇24个,减淹耕地751万亩,避免了462.3万人转移,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无疑,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使我国在应对各类水安全风险挑战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中国水安全,提供科学高效、精准、安全的决策支持。

2024-06-05 本报记者 王菡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2964.html 1 “智”守江河安澜 62,96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