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地方政协

湖北省政协聚焦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

拓“九省通衢”为“九州通衢”

本报记者 毛丽萍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06日   第 06 版)

湖北不靠海、不沿边,如何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是湖北深入落实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关键一招。5月30日,湖北省政协召开月度协商会,政协委员聚焦“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这一主题建言,与省直相关部门座谈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湖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努力从沿海开放的“后队”转变为新时代内陆发展的“前队”。

开放型经济是湖北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也是潜力所在、空间所在。助推湖北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一直是省政协长期关注和跟踪的方向。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秦宇作协商主题发言时表示,近年来湖北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成效明显,开放格局持续完善,开放规模持续扩大,开放通道持续拓展,开放平台持续提升,开放环境持续优化。

数据显示,今年1-4月,湖北省进出口总值2080亿元,同比增长10.6%,高于全国增速4.9个百分点,规模居中部第3;新设立外商投资项目187个,同比增长17.6%,实际使用外资9.2亿美元、中部第1;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1.3亿美元、全国第6,新签合同额40.8亿美元、全国第4。

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持续做好开放型经济这篇文章仍然是湖北发展突围的难点所在。前不久,湖北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上强调,“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把以内做外和以外做内结合起来,积极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

委员们认为:湖北要将自身所具有的产业、区位、市场、供应链等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比如,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光电子信息等产业链完整、配套设施完善的综合优势,探索“出海”模式,实现从输出产品向布局产业链转型。再比如,花湖国际机场,是亚洲第一、全球第四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将是未来湖北省打造内陆开放“空中出海口”重要支撑,要加大提升机场对外开放能级,货运枢纽能级,安全智慧能级,产业聚集能级和综合保障能级,更好发挥机场国际航空枢纽作用。

建设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是湖北省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功能定位。“湖北要同步做好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对内要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的协同联通发展,更好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沿江高铁、三峡水运新通道、荆汉运河等重大项目;对外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主动对接新亚欧大陆桥、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省政协副主席王兴於强调说,要通过内外结合打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卡点。

委员们在交流中还提出:要不断优化开放环境,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让外商外企“进得来”“留得住”。湖北对外开放要后来居上,一方面,要巩固提升传统外贸业态;另一方面,要注重培育、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综保区作用,打破区划限制,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模式,充分挖掘“双自联动”(自主创新区与自贸区)政策叠加优势,塑造发展动能。

省政府副秘书长何丽君到会听取委员发言和互动交流意见后表示,省政府将会同省直相关部门认真梳理,并吸收融入到湖北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中去。

2024-06-06 本报记者 毛丽萍 湖北省政协聚焦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3015.html 1 拓“九省通衢”为“九州通衢” 63,01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