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事观察

莫迪第三任期挑战不可低估

张书剑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08日   第 04 版)

6月4日印度大选结果揭晓,莫迪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选举产生的543个人民院(下院)议席中赢取293席,虽达到执政所需的半数,但席位数量不及上届。莫迪所属的印度人民党(印人党)仅获得240席,失去了保持十年的人民院单一多数党地位。据报道,新政府计划于6月9日宣誓就职,莫迪将开启第三个总理任期,追平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保持的连续任期纪录。

此前,舆论普遍预测印人党有望延续人民院单一多数党地位,确保莫迪维持强势执政地位。莫迪在第二任期内借推动印度教民族主义议程与数字经济福利政策保持政治优势,在大选前举行地方选举中表现出色,力挫国大党领导的反对党联盟。莫迪亦在选前豪言将执政联盟席位数扩大至400席,为第三任期实施重大改革奠定基础。然而选举结果与选前预期差距甚远,暴露莫迪治理诸多弊病。

自2014年上台以来,莫迪陆续推出多项总理冠名的民生福利项目,同时抓住数字经济转型的历史机遇实现政府福利直接发放到个人账户。仅2019-2020财年,莫迪政府就向超过7亿受益人提供了2.4万亿卢比(约合340亿美元)的现金和价值1.4万亿卢比(约合200亿美元)的实物福利,在一定程度上为占人口多数的底层民众提供重要的生活保障。

但是,相对高效并且与莫迪本人形象捆绑的数字福利政策无法推动印度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稳定的政治红利。莫迪在第二任期内并没有利用强势执政地位从根本上改善土地、劳动力素质等长期制约印度发展的顽疾,为提振“印度制造”“自立印度”出台的多项政策红利也悉数落入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财团手中,与就业关系密切的制造业扩张速度远远不及预期。财富和权力的高度集中反而加剧了裙带资本主义的发展,限制了市场活力。法国“世界不平等实验室”研究发现,莫迪执政的10年里印度贫富差距水平甚至超过了英国殖民时期,2023年印度最富有的1%人口占有了全国40.1%的财富。

尽管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速亮眼,却始终没有摆脱“高增长低就业”的怪圈。据统计,印度10亿劳动适龄人口中只有约1亿人拥有正式工作,其他人只能从事临时工作或失业,甚至出现学历越高、失业率越高的现象,面临“人口红利”无处释放的窘境。由于就业不足,印度在过去3年内有近5600万劳动者被迫进入效率低下的农业部门。在北方邦、比哈尔邦等北部劳务输出大邦,大量失业返乡的青年将选票投给反对党,使印人党无法复制前两次大选横扫北印度的情景。

此外,莫迪操弄印度教民族主义议题,借宗教、民族情感议题换取的政治红利,也在此次大选中呈现减弱趋势。2019年连任总理后,莫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取消印控克什米尔的“特殊地位”、重建阿约提亚罗摩庙,在国家意识形态上基本实现印度教民族主义对多元世俗价值观的取代。在此之后,莫迪不顾新冠疫情肆虐大兴首都“中央景观区”改造项目,通过建设新议会大厦、改造国徽形象等方式,在象征国家权力的标识中融入印度教传统元素。2023年印度主办G20峰会期间,莫迪借更改国名标识彰显印度教文明复兴带来的大国自信,并利用媒体宣传,将印度国际地位的提升与总理的个人影响力挂钩。

尽管莫迪执政后民众对印度崛起和传统文化的自豪感空前高涨,但相关成就并未改善民众的日常生活,莫迪为突出个人政绩打造的“形象工程”反而成为反对党攻击的把柄。在受印度教民族主义影响最显著的北方邦,印人党仅获得该邦80个人民院席位中的37席。莫迪斥巨资在北方邦倾力打造了阿约提亚罗摩庙综合项目,并在选前高调出席落成典礼,但阿约提亚所处选区在此次大选中被反对党夺取。

由于印人党丧失单一多数党地位,莫迪的第三个总理任期必须依赖盟党支持,政治稳定性大幅下降。对于一贯我行我素的莫迪而言,妥善处理与盟友的关系将成为不小的挑战。舆论普遍预测,依赖联盟政治的莫迪在推动重大经济改革上将遭遇更多掣肘因素,使印度经济发展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在对外政策上,新政府可能会采取更加激进强势的政策,以此弥补国内政治影响力下降所带来的损失。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2024-06-08 张书剑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3121.html 1 莫迪第三任期挑战不可低估 63,12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