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事观察

读懂乡土中国的底色

本报融媒体记者 张佳琪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14日   第 04 版)

夏粮丰收季,关于土地的新闻,在城市里也多了起来。

如,近日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新建宫门南侧的六郎庄公园,迎来16亩水稻插秧,六郎庄京西稻复种插秧节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有人布“田线”、有人抛秧、有人插苗……现场有老人感叹,离开土地40多年了,“下田感觉非常亲切。”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节奏紧张,土壤之肥、耕地之贵、保护之重似乎已经远离很多都市人的生活,偶有一次下田劳作也能勾起不少人对往昔的回忆。

不过,在品尝连年丰收的硕果时,有多少人再次走进田间时,能辨得清秧和草,韭菜、蒜苗和麦苗?这一课,我们需要重新补上。

亲近土地,能发现静默无言的土地所蕴藏的生命力,培育青少年养成珍贵的品格。我们欣喜地发现,在学校教育中,传统劳作实践有了越来越多的身影。校外开辟“劳动基地”,“劳动周”活跃起来,劳动教育主题研学活动也越来越多……花样繁多的实践课程都把孩子们带到了田间地头,通过实打实的劳作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帮助他们积累生活常识,有助养成“踏实劳动即有收获”的价值观。

亲近土地,体会“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喜悦之际,也能更懂得粮食的宝贵。地球表面形成两三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长达千年的时间,而水土流失却只须朝夕之间。此外,土壤污染、土地肥力降低已成为造成耕地危机的重要因素。如果熟悉了这些,我们再重新面对土地,恐怕心里的敬畏会多一分。如此,劳动者在田间挥洒的汗水也会让人明白其珍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正如致敬袁隆平院士的《种子梦》所唱的,“风吹过稻田 就会想起你”,土地上耕耘收获的故事里,种粮人以及技术死磕研究者们的身影让人难忘,锲而不舍地较真才让我们端稳“中国粮”。

亲近土地,故土上的人和物会长久驻足在记忆里;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正因为立足乡土,带着“泥土味”,才有了摄人心魄的力量。最近爆红的迷你剧《我的阿勒泰》,在观众眼前展示了边陲土地上的唯美风景,在那片神秘壮丽的土地上,牛羊、旷野在作者笔下那么迷人。更不用提《红高粱》《白鹿原》等已成经典的小说,描摹乡土风物更是淋漓尽致,收获无数拥趸。

今年上半年,有一档劳作纪实节目《种地吧》持续走红。节目里10名年轻人播种、灌溉、施肥到收获的劳作实践,深度挖掘了年轻人与土地之间的神奇“化学反应”。“粮食与汗水间,有见众生见大地的勇气。”这条评论在网上收获大量点赞。俯仰劳作中,亲近自然,理解社会,更能读懂乡土中国的底色。

2024-06-14 本报融媒体记者 张佳琪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3376.html 1 读懂乡土中国的底色 63,37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