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让中华文明瑰宝焕发新光彩

——全国政协“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

本报记者 吕巍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18日   第 01 版)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发祥于中华大地的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国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为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如何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加快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

6月17日,全国政协召开“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双周协商座谈会,来自中医药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专家与相关部委负责同志一起,围绕夯实中医药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培育中医药特色人才、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等问题深入探讨交流,为让中医药这一中华文明的瑰宝焕发新的光彩建言献策、集智聚力。

■ 抓重点 强优势

6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提到,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等建设。

高水平中医医院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中坚,它不仅是继承名医学术经验与诊疗技术的研究推广基地,更是发现中医临床医学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前沿阵地,是基于临床问题的中医药科技创新策源地。

“约20所的央属、省属大型中医医院作为第一集团军更是‘身兼数职’,囊括了多个中心于一身,这些医院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引领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副院长唐旭东表示。

他建议,以国家中医医学中心为主体,纳入部分央属中医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和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作为首批研究型高水平中医医院建设示范单位,给予重点支持。同时,明确提出研究型高水平中医医院的建设标准,开启新时期大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建立医疗科研教学深度协调融合、科技创新驱动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的建院模式。

关于中西医协同,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张勉之有话要说。

在他看来,中医、西医在治疗疾病中各有所长,面对不同疾病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两者各有优势与短板,只有有效整合中西医医疗资源、充分发挥好各自优势,才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

“应在综合性医院结合实际成立若干中西医结合特色科室,发挥高水平中医院和综合性医院优势,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病种研究和联合攻关,以疾病的某一阶段或者某一病理过程为切入点,把西医的‘辨病论治’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有机结合,进而形成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和专家共识。”张勉之表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这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在调研中发现,虽然我国中医类医院的数量不断增加,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和优势专科建设仍是短板,诊治缺少传承创新发展,“以西律中”的问题仍较突出。

“应改善中医医院办院条件,加大对优势专科的投入,扩大优质服务供给。以中医优势专科为抓手,推行临床科研一体化模式的建设。同时,在建设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的同时,构建县级中医医院优势专科和专病门诊建设,带动乡镇专科医生服务能力提升,确保基层网底牢靠。”刘清泉表示。

■ 重科研 建队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平台是高端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工作的核心载体,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

中医药科研体系和重大平台建设对中医药发展意义重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都提出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及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布局一批中医药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和关键技术装备项目。

“当前,中医药领域已初步形成‘核心-基地-网络’的中医药创新平台体系,初步形成了‘国家-行业-地方’三级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但还存在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不足、高端人才团队缺乏、原创性突破性成果不足等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国医大师张伯礼表示。

张伯礼建议,大力推进中医药“创新基地”高标准建设,强化临床和基础研究平台的融合整合;建立健全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和评价机制,激发和释放人才活力;重视中医药原创性科学研究,研发生产出一批“大药好药”。

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徐安龙提出,国家层面要完善资源配置和制度保障,支持中医药课程体系改革,加强中医规培基地建设,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高校层面要注重中医药特色人才及拔尖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积极探索“中医+”多学科融合创新发展。社会层面要整合多方力量给予支持,如,鼓励行业组织参与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促进医疗机构、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等。

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宋树立关注的是中药的创新发展问题。她表示,基于临床资源开发新药,可靠性安全性强,可显著提高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

“因此,建议尽快完善人用经验标准体系,规范收集和分析人用经验数据,提升数据质量和中药新药审评审批效率。同时,对已上市中成药开展全面再评价,对评价优秀的产品进行二次开发,提升产品科技内涵和核心竞争力。此外,还应建设全国中医药数据资源库,打通医疗机构之间的中医药数据孤岛。”宋树立说。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教授孙蓉围绕中医药成果转化问题发言。在她看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但由于政策、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制约,中医药基础研究及成果转化还存在一些问题。

为此,她建议在持续加强中医药基础研究,源头提升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给中医药成果转化为创新药物提供一个政策“出口”,真正将“药瓶子”攥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好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的作用,彻底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环境,让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有落脚点,形成‘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健康局面。”孙蓉表示。

■ 国际化 产业化

“维吾尔医药特色疗法孜马地能够消炎消肿、活血化瘀治疗多种疾病,维吾尔医药祖卡木颗粒可以清热、发汗、通窍治疗感冒等。在新疆,除传统汉族医药外,维吾尔医药、哈萨克医药、蒙医药等少数民族医药也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副院长孟庆才带来了新疆中医药发展的信息。

在孟庆才看来,各民族医药发挥各自特色和比较优势,为维护边疆地区和谐稳定、保障各族人民身体健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应把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结合起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推动中医药成为各族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

“不仅要在民族地区推广,我们还要团结起来,维护、发挥中医药学临床特色,破除中医药技术壁垒、市场屏障,推动中医药进一步国际化。”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高永文表示。

他认为,香港有丰富的中药材国际贸易渠道及经验,有包括法律、会计、争议调解等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在临床科研标准和检测认证等方面与国际高度接轨,可以充分利用好香港的独有优势,与内地业界携手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助力中医药“走出去”。

“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打造统一的中药材国际期货市场,在香港建立具有公信力的中药材网上贸易平台,通过中药材统一市场,推动以及确立包括港标在内的中药材质量标准,联手内地和香港的中成药品牌,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高永文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熊伟认为,要想让中医药走向世界,必须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

“应推动中药产业全产业链现代化。在种植端,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推动中药材规范化、道地化种植;在生产端,推动中药生产企业加快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在研发端,积极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对中药大品种进行二次开发,研制出更加安全、有效和有更好体验的中药新药。”熊伟表示。

“医食同源、药食同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宝库的组成部分,将食养、食疗、药膳相融合,是独具中医药特色的,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健康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营养师王宜在走出医院进行中医药科普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到,应加快药食同源产品生产技术和工艺创新,推动产业化开发,实现营养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王宜建议在现行食品类别中,增设“药食同源”类别,扩大《药食同源物质目录》品种,完善药食同源中草药的效用和风险评估管理机制,为产业开发提速。

“药食同源食品以代茶饮、调味料、精油、药酒、药膳等形式已经融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民的生活,现在更要发挥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服务‘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王宜表示。

2024-06-18 本报记者 吕巍 ——全国政协“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3518.html 1 让中华文明瑰宝焕发新光彩 63,51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