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美术

绚烂之后

——读陈翔的山水画

邵琦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21日   第 12 版)

秋山云瀑(国画)陈 翔 作

陈翔的作品总让人有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他的山水画,乍一看是青绿山水的模样,无不是典型的青绿山水品格。但仔细回味就不尽然了,和概念中的青绿山水不尽相同。也许正是这种亦是亦非、若即若离,令人兴味盎然。其中的缘由,就是以绚烂的青绿手段营造出清雅的意趣。

用色是青绿山水的根本。所谓青绿山水,主要是指其厚重而浓丽的色彩,但是同样的矿物质颜料,在陈翔的笔下呈现的却是一派清透淡雅。他能将遮覆力强的矿物质颜料用得如此透明,以至于每每在展览的现场总有人要探寻其中的技法。

色彩清透了,画面自然淡雅明净。这种净雅不仅洗去了青绿常见的浓浊气息,重要的是为笔线留出了展示的空间。色不碍墨,虽说是古训,却多在浅绛一路中被提及和遵循。但在陈翔的画面上,笔线就不是起稿时的轮廓,而是潜蕴在色彩之下的主角。

为了让墨与色相融相合,浑然一体,在用墨上,陈翔极为考究,惜墨如金。正是遵循了淡墨这一不二法门,使得色彩的透明和墨色的透明在交叠融汇中共同营造出明丽的画面韵味。当然,对于陈翔这样不惜工本层层渲染、以求色彩层次丰富的画法来说,如果仅仅停留在渲染之上,画面难免繁复。通常青绿的手段是复勾,或者用重墨,或者用金粉,外加重色点苔,以此来点提画面的精神。而陈翔依照用色如用墨的法则,或者直接用色彩点、皴,这一手段直接改变了青绿山水往往多以硬边形象出现的状态,不仅使书写性用笔的表现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且增强了画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

苏轼有言:“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或许,正是因为陈翔将错综繁复的技法程序处理得如此从容而轻灵,所以画面上的淡然就不是寡淡,而是绚烂之后的一种平淡。为了呈现这一境界,陈翔的策略大抵是离青绿而近水墨,如若没有对青绿经典程式必要的舍弃,也就没有水墨意趣的注入,而他那份澹明的天地也不会让人如此着迷。

因着陈翔的画,可以获得对苏轼所言的形象理解;也因为有了苏轼的名言,可以获得对陈翔的青绿的真切感受。

2024-06-21 邵琦 ——读陈翔的山水画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3766.html 1 绚烂之后 63,76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