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需要有一个完全开放包容的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以促进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无障碍、高效率地流动和有效配置,从而最大程度地释放对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要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拓宽政府和民间交流合作渠道,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等平台作用,牵头组织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支持各国科研人员联合攻关。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同世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发展环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6月25日至27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举行。围绕“未来增长的新前沿”主题,1700多名与会嘉宾参加了200余场活动。笔者是第十五次参加在中国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对其中几个话题的讨论,留下尤为深刻的印象:中国对国际科技合作和产业合作发出的声音是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我们愿敞开胸怀、紧密协作,汇聚起世界经济增长强大合力。
一是世界经济低迷形势下的未来新增长点。
目前,世界经济处于增长乏力的状态,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紧张、逆全球化倾向及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迷。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基本处于3.1%的中低区间,特别是发达经济体仅能维持1.5%的低速增长,这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4.1%形成了明显对比。但尽管世界经济增长处于低迷状态,与会者仍然对世界未来的经济增长保持乐观态度。
这种乐观态度来自当前的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和未来产业的蓄势待发。本届论坛中,数字技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新能源革命、绿色发展、生物技术等相关概念成为高频词汇。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教授认为,“未来产业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活跃力量,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绿色能源等为代表的技术突破,将创造具有高成长性的新经济形态,推动世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会议期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年度《十大新兴技术》报告,排在首位的是“为科学发现的人工智能”。会议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推动未来增长中的关键作用,指出,世界正处于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新知识如何被发现和使用的革命的前沿,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全面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步伐,有可能形成新的一轮世界经济长周期的增长,这一周期的增长不亚于以蒸汽机、电力、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前三次工业革命所带动的全球增长。
二是培育未来增长新动能的“中国实践”。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中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重大成果,引起与会者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米雷克·杜谢克表示,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背景下,中国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人工智能、数字技术、清洁能源等产业,将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在世界经济未来增长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据笔者观察,在本届论坛安排的所有与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有关的分论坛上,都有来自中国的学者和企业家参加,尤其在数字技术、绿色能源转型、电动汽车发展等一系列分论坛上,中国企业家都担任了主讲嘉宾,这反映了一批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企业和新兴产业在世界舞台上脱颖而出。
中国的水电、风电、光伏、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等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占比超过50%,中国企业生产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积极贡献。本届论坛在中国的海滨城巿大连举办,也使来自60多个国家的1700多位来宾亲身体验到了中国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所带来的显著成果。会议场所全部使用的是清洁能源,工作用车全部是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会场内外举办了一系列东北振兴过程中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实物展览,使得与会者加深了对中国加快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印象。
三是共同应对国际科技合作中的挑战。
本届论坛向世界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迎接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到来要依靠全球性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需要有一个完全开放包容的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以促进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无障碍、高效率地流动和有效配置,从而最大程度地释放对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正如施瓦布主席在论坛上所强调:“为驱动未来经济增长,我们必须在不同部门、区域、国家和文化之间拥抱创新和促进合作,才能打造更和平、更包容的社会和更具韧性的未来。”
本届论坛还安排了一些关于地缘政治经济变化和中美关系方面的议题。在这类议题的讨论中,与会者对某些大国从狭隘利益出发,将安全问题泛化,采用非经济手段阻碍科技创新资源自由流动,甚至采取极端措施制造“脱钩断链”的做法,表示了深深的忧虑,认为这将损害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要从国际社会的层面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保持开放式创新和未来产业国际合作,以取得各国共赢的局面。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