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国是·科技文化

如果说2023年是大模型元年,那么“2024年则是大模型应用场景元年”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大模型进入大规模商用关键期

本报记者 王菡娟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03日   第 09 版)

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可以翻译、可以写作文,也可能比人类“更会做题”……随着科大讯飞日前在北京发布讯飞星火大模型V4.0及相关落地应用,我国大模型发展风起云涌,赋能汽车、家电、机器人等领域人机交互变革。

如果说2023年是大模型元年,那么“2024年则是大模型应用场景元年”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人工智能早已不再是电影中的科幻场景,已进入大规模商用的关键期。

国内大模型已站在世界第一梯队

大模型正以爆发式的速度发展。文生图使得一言胜千图,一个简单的提示就可以做出了不起的图片。ChatGPT使得一句顶一万句,提出一个问题可以得到很多答案。Sora的出现使得输入几句提示就能产生大片效果……

今年中高考真题实测中,讯飞星火语数外各科“成绩”均排名第一,被评为“更会做题的大模型”;在科研上,讯飞星火助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海燕教授团队,将蛋白质设计成功率从0.1%提升到64%,设计所需时间从6个月降到1天。

如果说未来有哪个科技前沿领域最具有颠覆性影响的话,那非人工智能莫属。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成为新的技术创新主流方向,改变了语音、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人工智能细分领域的研究范式;解决的问题也逐步从感知智能为主向认知智能为主跨越,意图理解、逻辑推理能力不断突破“天花板”。

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早已开始布局。

早在2017年,我国便发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设立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速科研攻关和产业化应用。

在专家们看来,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最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人工智能在很多产业领域具备场景丰富、数据海量等独特优势,为人工智能新技术集成应用和迭代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形成良好态势,创新能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提升,站在了世界第一梯队。

近年来,以数据驱动为主的全球中短期天气预报人工智能(AI)大模型取得突破性进展。2023年7月,中国气象局联合清华大学组建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开始在大模型架构原创技术、自主模型训练和数据应用、预报精准程度等方面重点探索、寻求突破。团队对标该领域国际前沿进展,综合国内气象大模型发展,研发出基于AI技术与气象物理机制有机融合的“风清”气象AI大模型(以下简称“风清”大模型)。

谈到“风清”大模型的技术“闪光点”,团队主创成员之一、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技术研发室主任曹勇表示:“该模型具有强物理表征性的深度模型结构设计,并面向中短期预报进行能量守恒迭代训练,实现数据和模型结构完全自主可控。”

刚刚发布的讯飞星火大模型V4.0,七大核心能力全面升级,在国内外12项大模型主流测试集中,讯飞星火在8个测试集中排名第一,超越GPT-4 Turbo等国际大模型。

大模型个性化时代到来

2024年是大模型商业化落地的元年,应用落地成为行业竞争焦点。

在讯飞发布会现场,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展示了讯飞星火V4.0在复杂指令、复杂逻辑推理、空间推理、高中数学等方面的效果。

面向万物互联时代,星火语音大模型再突破,发布74个语种/方言免切换对话,破解强干扰场景下语音识别难题,发布国际领先的极复杂场景语音转写技术,并通过端及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赋能汽车、家电、机器人等领域人机交互变革。

面向专业领域的个性化应用,科大讯飞升级讯飞晓医App,发布个人数字健康空间,打造每个人、每个家庭的AI健康助手。

刘庆峰介绍,讯飞晓医App上线的“个人数字健康空间”,它能够根据电子病历、检查报告、体检报告等用户个性化资料,构建个人数字健康空间,在看病前可以进一步剖析病症原因,用药时给出药物禁忌的个性判断,在检查后联合对比给出数据变化,并通过角色切换,了解其他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

自去年9月全面开放以来,讯飞星火App在安卓公开市场累计下载量达1.31亿次,在国内工具类通用大模型App中排名第一,并围绕写作、编程、工作、学习等涌现出一批用户喜爱的热门助手。

今年“618大促”,星火大模型加持的智能硬件销量同比增长超70%,月均使用次数超4000万,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享受到大模型带来的红利。

在6月21日召开的华为开发者大会2024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布盘古大模型5.0,提出在全系列、多模态、强思维三个方面全新升级。

盘古大模型是华为开发的主要面向行业的大模型。据张平安介绍,在过去的一年中,盘古大模型已在30多个行业、400多个场景中落地,在政务、金融、制造、医药研发、煤矿、钢铁、铁路、自动驾驶、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气象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价值。

此外,快手可灵大模型日前也发布了更新,正式开放了“图生视频”功能,可支持将静态图像转化为5秒时长的视频,用户可通过提示词控制图像中的运动效果。

IDC预测,2026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将达到211亿美元,人工智能将进入大规模落地应用关键期。

麦肯锡的报告也指出,在其研究的63种应用中使用生成式AI,将为全球经济带来每年2.6万亿~4.4万亿美元的增长。

机遇与挑战并存

此轮人工智能浪潮,中国是参与者也是引领者,作为少数有能力与美在人工智能领域“同台竞争”的国家之一,专家表示,我国人工智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专家认为,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应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加强人工智能底层创新和能力建设,提升我国基础大模型的多模态通用化水平,推动认知能力更强、更具可解释性的智能涌现。另一方面加强大模型多场景应用,特别是在产业垂直领域的深度应用,通过应用反馈快速积累数据、迭代模型、创新算法。

刘庆峰也表示,只有自主可控的繁荣生态,才有中国通用人工智能的大未来。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新生态,他强调要关注源头技术生态、智能体生态、应用生态和行业生态,实现自主可控和软硬一体,才能实现大模型的深度落地;既要科学理性地认识中美在大模型上的综合差距,也要有信心快速追赶,给出从源头技术、到产业生态、再到应用落地的一整套的打法,以长期主义来打造真正自主可控的AI产业生态。

专家们同时建议伦理治理能力建设要跟上,实现激励发展与有效规制的协调。

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快速应用也对社会伦理体系与法律监管制度带来冲击,在人工智能领域加强伦理治理的呼声越来越高。治理能力提升如何与科学探索、产业应用相协调是摆在管理机构、企业、科技界面前的共同责任,尤其是领军企业、上市公司。

“要尽快建立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特点、包容审慎的敏捷治理体系,促进研发和产业化健康有序发展。针对不同风险的场景实施分类分级治理,加快完善智能诊疗、自动驾驶等重点场景的伦理规范、安全与标准体系,为企业提供更明确、稳定的规则导向,以高效能治理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表示。

2024-07-03 本报记者 王菡娟 如果说2023年是大模型元年,那么“2024年则是大模型应用场景元年”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4309.html 1 大模型进入大规模商用关键期 64,30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