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调查研究

引“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振兴之花

—全国政协“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乡村振兴要素保障机制”专题调研综述

文/图 本报记者 李元丽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04日   第 03 版)

调研组在江西省萍乡市早稻研究中心开展调研

调研组在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竹科技博物馆调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金融强国同样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发展。

5月14日至18日,全国政协“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乡村振兴要素保障机制”专题调研组深入江西省萍乡市、宜春市、新余市、抚州市、鹰潭市,充分了解地方在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上的做法、经验和问题。调研中,委员们群策群力,凝聚共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推动农村金融做深做细

江西是农业大省,土地资源丰富,形成了粮食、畜牧、水产、果蔬四大千亿元规模产业。蓬勃发展的“三农”形势,既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相关数据可以佐证江西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实效——

在宜春,截至4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2289.99亿元,同比增长5%,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45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末,全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56亿元,同比增长29.83%,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二;农业保险累计赔付5.3亿元,同比增长51.82%。

在萍乡,截至2023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789.19亿元,同比增长18.67%,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的42.97%;农业保险保费收入9927.29万元,同比增长27.7%,赔付8742.23万元;县域法人机构9家,县(区)级及以下银行网点合计164家,辖内银行服务空白乡镇数及保险服务空白乡镇数实现“双清零”。

……

一组组数据指明了钱的流入方向。

此外,江西省持续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绿色低碳领域,今年新增绿色产业项目402个,全省绿色项目库入库项目累计达2484个,总投资超1.4亿元,深入推动了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的紧密结合。积极发挥农民信用较高、涉农贷款不良率较低的优势,积极盘活农民土地、房屋等资源资产,推动金融富民。建成了农村经营户信用信息联网核查平台,共享信息2944万余条,累计支持6.4万农户获得授信44.7亿元。

那么,农村金融下沉农村力度如何?以宜春为例,在宜春有三个“全覆盖”:助农取款点行政村全覆盖,截至2023年末,全市建设助农取款点3493个,行政村覆盖率达100%;银行网点乡镇全覆盖,截至4月末,宜春辖内乡镇共设立银行网点242个,构建了“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基础金融服务体系;适老化改造全覆盖,设立3099个假币鉴别自助服务点,实现村村全覆盖。

向下扎根、向阳生长。调研中发现,江西的农村金融实践聚焦稻米、果蔬、油料、畜牧和水产等省千亿产业及茶叶、中药材种植及加工两大百亿产业、绿色食品业和乡村现代服务业,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助推”“金融惠农”“农村金融服务提升”“幸福乡村”五大专项行动,不断丰富“稻香贷”“橙意贷”“肉牛贷”“民宿贷”等乡村振兴金融产品体系,将金融服务融入惠农助农项目、冷链物流体系、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公共服务等综合服务当中,为现代农业中的村、社、户、企、店等各类主体提供全覆盖、全流程的特色综合服务,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周黎安注意到,调研组在宜春、新余等地走访的农商行,都非常重视将金融资源向乡村倾斜,有力有效支持乡村振兴,比如金融服务网点深入乡村全覆盖,给农户的小额贷款占到全部贷款的70%以上;在推动普惠金融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新余市在江西省率先开展“政务大数据+普惠金融”试点,把65家政府部门和单位的涉农数据打通,开发信用金融产品,这是发挥政务数据优势、赋能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重要创新。

让金融服务“贷”动油茶飘香

初夏时节,油茶林郁郁葱葱,圆滚滚的油茶果挂满枝头,含籽待熟。

调研组走进宜春市袁州区星火油茶科技园,这里正围绕“加大金融支持,发展油茶产业”开展协商活动,共谋油茶发展大计。只见市政协“三农”协商室里油茶种植大户和当地农业、金融部门同志面对面相谈甚欢。

“这种协商形式很好!”委员们称赞道。

“今天参加协商活动的哪几位是油茶种植户,哪几位是企业的?”“大家觉得现在油茶发展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委员们随机加入协商队伍中。

“目前,我面临的情况是缺资金、缺劳力,特别是油茶种植产出与投入不成比例,茶油检测标准低,上市标准不统一,市场不规范。”袁州区辽市镇油茶种植大户罗小勇坦言道。

“什么油茶品种耐抗性强?种植间距应该有多少?怎样提高油茶的授粉率?这些都直接影响油茶产量的高低,有时三十几亩地的茶油产量只有七八斤,又心疼又发愁。”宜春市万林现代林业有限公司基地主管韩方庆激动地说:“油茶种植周期较长,导致技术跟不上、品种选择较难、部分基地挂果不理想。此外,担保贷款难、市场认知度不高,检测标准欠规范;品牌知名度不高,价格上不去都是我面临的问题。”

“我面临的问题是销售难,去年的2万斤油,还有几千斤没有卖出去。”袁州区寨下镇油茶种植大户彭小辉道出自己的困扰,因为请不到人担保,现在贷款每年都在减少,从原来的1000万元到现在只有几百万元,贷款难呐!

……

那么,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呢?话题抛给金融部门的同志。宜春市政府金融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罗毅说:“从销售来看,我们要树立好宜春油茶品牌、宣传好油茶价值;从政策来看,我们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挖掘有市场、有效益、信用好、有融资需求的优质企业,制定针对性综合培育方案,提升油茶企业的金融获得率。”

对于油茶种植大户的困扰,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木华很认同。他说,茶油是我国传统木本油料,近年来,油茶种植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财政资金投入巨大。但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个体或规模化公司真正能依托油茶实现个体发家致富或公司盈利的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是油茶产业面临着单产(亩产)上不去、生产成本下不来、产品不好销困境。

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看来,与大宗植物食用油料产业相比,油茶产业体系尚不健全,产业链还存在短板,在发展规划、发展空间和产业链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更大合力。

“三农”协商室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着,洋溢着活跃、融洽的气息。

委员们认为,当前,油茶产业发展要解决品种、技术、机械化、市场开发和规范等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要合计起来一起研究。

对于种植大户面临的油茶种植周期较长,导致技术跟不上、品种选择较难、部分基地挂果不理想等问题,刘木华表示,提高油茶单产要有好的品种,必须加强油茶种质研究,研发出质量好、产量高的品种;加强对油茶老茶园、新建茶园和低产林改造中的农机农艺融合指导,完善油茶栽培株行距技术规范,使油茶种植模式更适应机械化作业。特别是加强适合山地种植油茶的剪枝、授粉、采收等装备研究,从而真正使油茶生产成本降下来、经济效益提上去。“支持油茶生产只采取种植面积补贴方式,对提高油茶种植的‘量’有帮助,但对提高油茶种植的‘质’效果差。应进一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变政府补贴为服务购买,通过为种植户购买专业的油茶品种搭配、授粉、抚育、管理等技术服务来提高油茶种植的质量,从而提高油茶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使油茶产业真正成为能赚钱的‘火爆’行业。”刘木华补充道。

针对油茶品牌知名度不高的问题,唐俊杰建议,加大科普宣传,提高油茶公众认知度和消费力,从供给端发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多样化、精细化、营养化、生态化的需求。形成供给引导消费、消费拉动供给的木本食用油产业良性发展局面,实现木本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委员们离开后,“三农”协商室的协商热情还在持续高涨……

因地制宜走好“农村金融”之路

近年来,“整村授信”开始走入人们视野。

据了解,“整村授信”是银行信贷人员通过实地调查等环节,为每户村民“建档”,对客户授信额度进行合理测算,得出一个预授信额度。

调研组一行走进新余农商行一探究竟。

“对于乡村振兴系列产品,我们采取整村授信。”该负责人指着墙上的授信业务介绍道。

如何做到“整村授信”?该负责人说,我们联合分宜县乡村振兴局从银行员工中择优选派27名“驻村乡村振兴金融员”。他们每周驻扎在挂点乡村,把自己深深融入服务乡村振兴第一线,积极协助村委工作,坚持当好党和国家金融政策的“宣传员”,倾听社情民意,帮助村民防范金融诈骗,将整村授信和各类贷款政策送到村民的家门口,排解村民资金急需之难。同时在全辖区28个乡镇全面启动“乡村振兴整村授信”活动,通过“背靠背评议”实现农户批量“无感授信”。

“整村授信”服务哪些人群呢?全国政协委员、原银保监会副主席祝树民问道。“我们‘整村授信’服务农户,主要是支持种植养殖业,民宿和家庭种养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该负责人如是说。

“你是来办理什么业务?”祝树民与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聊了起来。

“我来办理贷款,今年我们产品上线电商平台,需要200多万元的资金。”

“办理得畅通吗?”“很畅通,在‘三农’方面我们地方政府做得很到位,渠道很多。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资产,也可以通过联保,还可以通过政府的担保公司来贷款。”

“你的贷款需要担保吗?”祝树民继续问道。该负责人接过话茬说,她的企业是22年的老企业,其农产品在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口碑,属于银行授信条件征信信用良好,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的企业,信用可以做一部分,然后再做抵押或者担保人,很灵活。

一路走来,委员们由衷感到江西的农村金融实践从细节处入手,聚焦乡村振兴,充分发挥了人缘亲地缘熟的优势,构建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在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张桃林看来,近年来,农村金融改革步伐不断加快,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三农”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持续提升,同时还需认真总结和不断巩固拓展金融支农创新试点成效,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政策制度配套,加快健全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展望未来,乡村振兴涉及的领域众多,各地经济发展禀赋不同,产业振兴的重点领域不同,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突出,需要金融机构根据乡村振兴的实际需要,提供高质量的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吴锋刚如是说。

调研中,委员们发现,农村金融还存在金融资源城乡配置失衡、农村金融产品服务供给相对不足等问题,亟须针对农村金融发展中的短板弱项,认真总结和不断巩固拓展农村金融成效。

如何破解上述难题?张桃林建议,聚焦农业强国建设目标,优化金融产品服务供给。比如,加大财政信贷支持和风险补偿力度、完善农业融资担保机制、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比如,提升政策协同效能,持续深化“信贷直通车”“兴农撮合”等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融资项目库、需求“白名单”等投融资对接服务。

关于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张桃林表示,下一步应该完善农村金融业务人才的考评晋升体系,建立正向激励和尽职免责相结合的考核机制,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和人员下沉农村一线,培养熟悉农村情况的金融人才队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拓展。委员们相信,用金融服务硬实力,一定能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新活力。

2024-07-04 文/图 本报记者 李元丽 —全国政协“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乡村振兴要素保障机制”专题调研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4337.html 1 引“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振兴之花 64,33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