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地方政协

福建厦门两级政协委员建言——

做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加法题”

本报记者 照宁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05日   第 07 版)

“我们的船出发后一路向北,海上日出无遮无拦,有时候船的左侧在下雨,右侧却天气晴朗,彩虹就正悬在前方。”近日,著名极地海洋科学家、福建省政协委员、厦门大学教授蔡明刚向厦门市集美区乐海小学的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北极科考经历,小听众们被深深吸引,仿佛身临其境。

像这样的科普讲座,蔡明刚一年要作20多场,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厦门大学附属科技湖滨中学科学副校长。今年5月31日,厦门市共聘任了315位科学副校长,建立了由500多名专家组成的中小学科学顾问专家库,实现全市中小学全覆盖。

近年来,有着一系列科技创新标签和荣誉的厦门,在“普及科学教育、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方面颇有成效,其中政协智慧不断涌现。

今年1月,厦门市思明第二实验小学“品·智”少年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气象与环境性评价、化学与材料激励性评价、信息与工程等6大研究所让孩子们足不出校便知科技事。“每当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我就知道,我们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厦门市思明区政协常委、思明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王萍感慨地说。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王萍认为,青少年科普工作可以在顶层设计、体系化、系统化等方面完善。如“评价”引领,不同学习阶段的科学教育评价标准要有差异,小学应注重评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感知,中学应注重评价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培养,还可通过“加分”等评价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省政协委员、厦门市湖滨中学校长叶瑞碧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要避免单纯以竞赛获奖学生数量来评价学校科学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倾向,通过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及时反馈和有效利用评价结果。”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主体机构,具有资源、人才等优势。”厦门市政协委员、民盟厦门市委会副主委陈希梅建议,政府部门应通过设立科研成果科普转化专项基金,鼓励高校教师、社会力量参与高标准科普转化的研发;制定完善的平台运行制度,激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走校企科普合作的融合发展之路。

“今年公布的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厦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7.7%,居福建省首位。”厦门市政协委员、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孔曙光介绍说,厦门已连续多年举办科技活动周、科学之夜、科普进社区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建成了58家市级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81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基地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未来,厦门市将鼓励科研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学会等各类社会组织继续投身科普活动,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厚植土壤、夯实根基。”

2024-07-05 本报记者 照宁 福建厦门两级政协委员建言——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4409.html 1 做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加法题” 64,40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