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国是·经济

厚植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底蕴:

从一座沙漠光伏电站看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本报记者 孙琳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08日   第 09 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随着“双碳”目标渐行渐近,一大批新能源企业通过创新应用场景加速与各行各业融合,实现跨界赋能,形成新质生产力,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近日,记者跟随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组织的“走进新国企 绿色创新发展”融媒体采访团,走进中广核新能源新疆分公司,实地探访中广核和田洛浦100万千瓦光伏电站、万亩沙漠治理等项目,从一座沙漠光伏电站感受中广核向“新”而行、向“绿”发展的产业融合之路。

百万千瓦级光储项目跑出“加速度”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阳光普照之下,如鱼鳞般铺陈的光伏板熠熠生辉。这是记者在中广核和田洛浦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基地看到的壮观场景。

“我们这个项目总占地面积为2.8万亩,总投资37.6亿元,项目建设光伏组件共44796组,220千伏升压站、110千伏升压站,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各1座,建设220千伏送出线路41公里、110千伏送出线路43公里。”中广核新能源新疆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从核准到投运不足6个月,刷新了全国百万千瓦级光储项目建设速度。“中广核和田洛浦100万千瓦光伏项目于2023年7月4日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年第一批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清单,7月底开工,12月29日就实现了全容量投运。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发电量约19亿度,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8万吨、节约标准煤约57万吨,可有效降低风沙对当地的影响,改善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该负责人介绍说。

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进得去,出不来”。本报记者现场采访时,还时不时地有风沙袭来。在这样的环境下,以如此快的速度推进项目建设,并要实现后期的持久运行,并非易事。

相比沙漠地带恶劣的自然工作环境,中广核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更大的考验在于人才储备、现场施工组织协调,“2.8万亩的场区面积、高峰期956个作业面共69万人次的施工力量,以及多达80万根桩基础、233万块光伏组件建设任务,现场施工组织协调及维稳安保考验巨大。”

为此,中广核通过采取网格化管理方式,协调政府设立警务站、医务室、公交站等设施,并以双语方式有效做好人员教育和日常管理。“正是政府政策及中广核的资源支持下,项目才得以顺利开展,成为去年国内首个下半年核准、下半年完成投运的百万千瓦级光储项目。”该负责人表示。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如何降低沙尘暴和流沙对发电效率的影响是重要一环。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项目投入运行后,他们主要使用洒水车对光伏板进行人工清洗。今年6月新投入使用的挂式光伏清洁机器人代替了人工清洗,不仅提高了光伏电站的清洁效率和发电效率,还减少了运维成本和人工干预的需求。

中广核和田洛浦100万千瓦光伏项目不仅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也带来社会效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项目建设已带动洛浦2000余名少数民族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人均增收超过2万元,同时项目周边自发形成了“巴扎”(集市),为戈壁荒漠增添了烟火气息。

“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而能源又辅助于经济发展。中广核正在用价格实惠、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可以吸引更多产业前来布局,助推新疆当地经济发展。”该负责人表示。

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驱车来到中广核和田洛浦万亩沙漠治理项目现场,一片片光伏板下的一垄垄狼尾草已绿得耀眼。在多样化试验区,一片片西红柿、茄子、高粱等农作物破土而出,曾经的不毛之地已变成万亩绿洲。

“从2018年开始,中广核就着手沙漠化治理,通过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成功打造了一批‘光伏治沙’的生态示范项目。该项目在引用已经示范验收的沙漠土壤化改造、旱生作物种植及改良、高效节水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基础上,首次尝试农光互补的模式。”该负责人介绍。“未来,中广核新能源新疆分公司还将在‘光伏治沙’示范项目建设基础上,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发起产业联盟等方式,培育核心能力,加大市场开发力度。计划到2030年,生态修复沙漠、荒漠化土地40万亩以上,锁定光伏项目指标1200万千瓦,实现规模化发展。”

事实上,中广核和田洛浦100万千瓦光伏项目仅仅是中广核新能源产业多元化发展、探索产业融合的一个缩影。中广核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已成功打造了一批“光伏治沙”“渔光互补”“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农光互补”等生态示范项目。

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腹地,中广核采用“种树+种草+养殖+发电”一体的生态光伏产业模式,建成6座光伏电站,装机容量82万千瓦,有效治沙3.4万亩,既解决了周边民用燃料缺乏问题,也增加了人工植被覆盖率。

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中广核创新实施“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既可以集约利用海上风电场内海域资源,提高空间利用率,还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发展海洋经济。

在湖北符庄光伏电站的光伏板下种植西瓜、苏子、大葱、高粱等多种经济作物,以及甘蓝、花菜等果蔬共计约1400亩,解决了当地300余人就业,为当地农民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增加了收益。

“未来,我们将利用先进技术和创新模式,探索出更多高效、环保、可持续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中广核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4-07-08 本报记者 孙琳 厚植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底蕴: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4581.html 1 从一座沙漠光伏电站看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64,58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