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统战·两岸

以文为桥 情通两岸

——“诗书作伴·同心同行”2024两岸文学论坛暨青年文学交流活动在厦门举办

本报记者 照宁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10日   第 08 版)

两岸学子身着汉服表演

作为第十六届海峡论坛重要配套活动之一,两岸文学论坛暨青年文学交流活动近日在厦门举行,这也是海峡论坛首次设立文学主题板块。

本次论坛以“诗书作伴·同心同行”为主题,由中国作家协会港澳台办公室、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海峡两岸140多位知名作家和高校青年代表相聚一堂,共话两岸文学发展与合作,希望通过论坛搭建起两岸文学交流的桥梁,在加深两岸同胞情谊的同时,培育更多优秀的青年文学创作人才,共同推动两岸文学繁荣发展。

▶▶▶ “感性”的文学语言更能引起两岸民众的共鸣

“两岸文学同根同源,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元曲杂剧到明清小说,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学传统,是两岸作家共通的文学底色和灵感源泉。”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在致辞时表示,此次论坛得到了两岸文学界的热情支持,台湾高校的同学表达了强烈的参会意愿,这充分展现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文脉亲情。“我们举办两岸文学论坛,就是要进一步加深两岸文学的深情厚谊,就是要以中华文化为桥,促进两岸青年联谊交心,就是要搭建两岸文学交流平台,培育青年文学创作人才。两岸同胞相知相亲、同心同行,期待两岸作家以锦绣文章弘扬中华文化,以生花妙笔书写两岸故事。”

“我家几代都不是读书人,是木匠家庭,所以我从没考虑过升学问题。小学6年级时,一位只教过我一学期的大陆来的语文老师特意到我家家访,不会闽南话的他跟我不会普通话的父亲连比带画地沟通‘劝学’,这个印象很深刻。从那以后我一路读到台湾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拿到了写作系硕士学位。”作为台湾作家代表,年过8旬的陈若曦在现场深情回顾了自己的从文经历,借自己的人生故事,她希望两岸青年们可以敞开心扉、互相了解,以文学为联结,建立属于青年一代的友谊。“文学就是人学,人怎么样,表现出来的文学就是什么样,它体现在两岸生活、人文、性格等方面,因此进行两岸文学交流非常有必要。”

文学是全世界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精神共鸣的通用语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相较于政治语言的简练刚性,文学语言更加感性流长,能形成广泛的理解与包容的空间,更能引起两岸民众在文化与血缘上的共鸣,从而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对此,来参加论坛的散文家、《金门文艺》杂志编辑洪玉芬也深有感触。“读大学时,我喜欢沈从文的《边城》、老舍的《骆驼祥子》。这几年我喜欢麦加的作品,他的谍战小说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也非常喜欢李娟的《我的阿勒泰》《遥远的向日葵地》,虽然李娟比我年轻,但是我们阅历相似,李娟笔下的新疆和牧民生活,让我联想起自己在非洲做生意时的沙漠经历,她的很多文字让我有‘触电’般的深深共鸣。”洪玉芬如数家珍地分享道。

▶▶▶ 期许激发两岸文学交流别样火花

本次论坛是一场以中华文化为底蕴,以文学创作为主线,以青年交流为重点,以“诗书作伴”为连接,以“同心同行”为期许的文学交流,既有两岸小说散文诗歌创作的交流研讨,又有名家讲座、实地参访、经典文学诵读音乐会等,丰富多元、精彩纷呈的活动,让与会嘉宾和青年代表们纷纷表示不虚此行,期许激发两岸文学交流别样火花。

“这是我第一次来厦门,我无比热爱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这次活动丰富的形式,让我领略了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华夏风情。我最大的感触是,两岸青年间对彼此文学的了解还有更大的空间。”来自台湾嘉义县的青年汪宗威说,期待有更多、更深入、更多元的交流互动,如多一些的作品研讨和经验交流、多一些文坛前辈的指导和传授,也希望彼此之间能够多谈谈生活经验、状况以及对生活的理解,使得交流“往更细的方向走”,从而消除陌生和隔阂、互增补益。

“可观测宇宙是一亩麦田,麦田外面还有成片的麦地……”在“经典文学诵读音乐会”环节,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学生胡可儿为听众们深情地朗诵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主席团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的作品。坐在台下聆听的台湾诗人白灵,认真地录下视频转给杨克发到了社交平台,记录这两岸文学“融合”的一刻。

“我学生时代就很喜欢台湾作家的作品,比如陈若曦老师的小说;早在1988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将出版《1987-1988青年诗选》,之前大陆诗选没收录过台湾作者,出版社编辑委托我打电话到台湾,紧急补充了几位台湾诗人的诗。1999年我在台湾诚品书店参加过张晓风老师谈散文创作的讲座。我陆续在台湾发表过几十首诗,也在台湾出版过诗集。2010年我赴台参加过两岸文化高峰论坛。我们几千年来共同的文化是很难割裂的,每当两岸的文学人走到一起,都能感受到像亲人一样浓烈的感情。”作为两岸文学交往交流交融的亲历者、见证者,杨克多次荣获海峡两岸的文学奖项,编选过80人次以上台湾诗人作品和十几篇台湾青年作家小说,还曾经担任多届台湾叶红女性诗歌奖评委。在论坛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提出,推动两岸文学更深入交流需要作家、诗人、编辑等同仁一同努力,举办一些吟诵会、诗歌名篇名句比赛会等线上线下民间形式的活动。

“家乡是一个人的文化本源,抛却不了,相关记忆也无法抹除。”余佩珊感慨地说,“我的父亲余光中是福建永春人、闽南人,有近20年的时光是在大陆度过,这是他的本源,也是他情感认同的重要载体。父亲生前曾说过,把中国文化比作一个同心圆,这个圆的核心就是中国文化,而半径,则是中文。中文所到之处,这个圆就有多大。”余佩珊认为,“两岸文化交流势不可挡,以书会友是很好的交流形式。”

“我曾和余光中、郑愁予等一同来大陆访问,也参加过五届文代会等许多交流活动。这些年来,我的足迹几乎走遍了大陆各个省份,最大的感受是祖国地大物博、风土人情各不同,只有去到那里才会有具体的体会,要是没有去新疆,我不会知道新疆的土地面积是台湾的46倍,喀纳斯美景让我深深着迷。”有数据显示,台湾30岁以下的年轻人绝大部分没有到过大陆,对此,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台湾“中国文艺协会”理事长绿蒂说,“大陆的强大是中华民族的幸福和骄傲,而台湾虽小,却有很多值得看的文艺场所,也有值得体验的文艺氛围。年轻一代的文学创作者更需要了解两岸的文化有什么不同,最好的方式就是开放和交流,互相走动、走深、走实。”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海峡从来不宽,从1979年破冰至今,两岸文学交流走过了45周年,对于如何进一步加强交流对话和开展活动、如何共同创建一个融合共生的崭新未来。值得一提的是,论坛开幕式上,主办方举行了文学资料捐赠仪式,三毛家属陈杰、余光中的女儿余佩珊将著名作家三毛、著名诗人余光中的珍贵文学资料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本次论坛期间,嘉宾们广泛思考和探讨着两岸文学的共同发展,同时对两岸的文化共识与共融有着更深的期盼。

2024-07-10 本报记者 照宁 ——“诗书作伴·同心同行”2024两岸文学论坛暨青年文学交流活动在厦门举办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4681.html 1 以文为桥 情通两岸 64,68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