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地方政协

江苏淮安市政协——

共绘醉美乡村水墨丹青

通讯员 王成虎 王洪燕 本报记者 江迪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11日   第 06 版)

走进金湖县塔集镇荷花荡新型农村社区,一幅宁静而秀美的水墨画卷便在眼前铺陈开来。白墙黛瓦的农舍错落有致;村前小河潺潺流淌,清澈见底;满池荷花随风摇曳,红如烈火,白若霜雪;远处田野一望无际,绿油油的秧苗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这如诗如画的场景,正是淮安市委、市政府大力抓好农房改善,着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房改善工作,将其列为为民办实事10件要事和全市20件“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之一,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整体推进。

党政有所需,政协有所应。广大政协委员积极行动,通过大会发言、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参与基层协商议事等方式,为农房改善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初新建社区时,在社区的定位、配套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分歧,后来邀请了邹凯、谢维洲等市县政协委员召开专题协商会,最终采纳了邹凯委员提出的优先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建议。如今,一半以上社区居民在荷花荡景区内从事对客服务、土特产品售卖等工作,赏荷旺季单靠售卖菱角莲蓬,最高就可收入4万元。”金湖县荷花荡社区党总支书记杨连忠深有感触地说。

淮安市委副秘书长、市农房办主任罗高阳表示,“在出台《关于在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中加快创业就业引导促进农民增收的指导意见》时,吸纳了许多市县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积极鼓励县区在农房改善过程中因地制宜,围绕全市重点打造的特优高效种植、特种绿色水产、特色生态休闲‘三特’产业进行建设。”

建设具有地域特有文化内涵的新型农村社区,也是委员们一直重点关注的问题。罗成宝、戴慧婷、林中正等市政协委员先后多次以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形式,提出要立足各新型社区自然资源、民俗风情、产业发展等实际条件,打造一批有故事、有文化、有活力的特色田园乡村。

“委员们的意见给了我们许多启发,我们倾力打造了‘山水文化’代表盱眙陡山村、‘农耕文化’代表湖畔旺屯、‘农民画文化’代表淮安区博里、‘红色文化’代表‘苏北小延安’涟水县条河社区等一批资源禀赋好、文化底蕴深的新型农村社区,吸引了许多周边游客前来旅游。”市文旅集团负责人介绍道。

在注重产业发展、挖掘地域文化的同时,淮安市还按照城乡融合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要求,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新型农村社区延伸。截至目前,全市已改善近9万户,实施农房改善项目246个,其中,新型农村社区类项目125个;已经竣工237个,其中新型农村社区类项目125个。通过农房改善,全市新增农村道路约2000公里,新建污水处理设施500余座,新增绿化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乡村环境更加优美宜居。同时,新建了一批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了与城市居民相近的公共服务。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筑梦新居”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成为现实,淮安的乡村正以崭新姿态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4-07-11 通讯员 王成虎 王洪燕 本报记者 江迪 江苏淮安市政协——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4727.html 1 共绘醉美乡村水墨丹青 64,72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