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事观察

在中轴线上感受“仓廪实,天下安”

本报融媒体记者 周佳佳 李木元 徐康辉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16日   第 04 版)

坐落在北京中轴线南端西侧,与天坛遥相呼应的先农坛,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先农神和举行亲耕典礼的地方,如今也是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所在地。

仲夏时节的北京,艳阳高照,生机勃发。先农坛内,古建筑上的飞檐楼角在蓝天红墙映衬下,格外立体生动。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农为本、重农敬农的传统理念。我们现在所在的先农坛,就是中国农耕文明最恢宏壮丽的祭农见证物。”站在先农坛拜殿前的广场上,全国政协常委、澳门北京社团总会会长何超琼正在向来自北京、澳门的8名青少年作介绍。

当天,作为《一脉传“城” 盛世莲开》京澳双城影像展的重要部分,“超琼带你看北京”摄影活动在京启动,以何超琼的第一视角,带领青少年穿行于中轴线的重要地标鼓楼、先农坛等标志性建筑,展现北京中轴线在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与繁荣景象,记录文化赓续之美。

▶▶▶藻井中“看见”满天星河

在先农坛太岁殿,孩子们被屋顶金碧辉煌的藻井所吸引。

“孩子们,知道藻井是用来做什么的吗?”站在太岁殿左侧中央,何超琼指着屋顶富丽精巧的藻井问道。

看着孩子们新奇的目光,陪同“打卡”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社教与信息部副主任闫涛介绍道,“藻”即水藻,代表水;“井”为天文中所称的“东井”,为贮水之所,因此藻井蕴含着古人避火的祈愿,同时也是传统建筑等级的一种体现。

“我们看到的这个明代藻井,堪称中国藻井最精湛的作品。藻井上下共分六层,每层圆形主框架上均有细雕云纹图案,最上方顶盖板上绘有一幅沥粉贴金的星象图。一、二、三、五层是琼楼玉宇状的天上宫阙,彩云缭绕之中众多神仙分列其间,二层和四层的壁板、天花间彩绘二十八星宿神像,栩栩如生,这也是我们先农坛的镇馆之宝。”闫涛介绍。

“一眼望去,就像是一座空中楼阁洒上了满天的星河。”何超琼感叹,北京中轴线上的这些古建,在一年年四季轮转中,见证了古都北京的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也描摹了一幅壮丽的时代长卷。

▶▶▶“一亩三分地”里的治国思想

古松掩映下的观耕台,是皇帝亲耕后观看大臣们耕种的地方。在观耕台正南,就是皇帝亲耕、行耤田礼的地方,即“一亩三分地”,这就是俗语“一亩三分地”的由来。

站在观耕台上,何超琼向孩子们讲起了耕田里的故事。“中国自古是农耕大国,一直以来对农事极为重视。在封建时代,历朝帝王都将农业置于重要地位,因此皇帝每年在先农坛的亲耕活动就成为了国之表率,以此来显示朝廷提倡农事,关心民生。”

“这样特殊的一亩三分地,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何超琼向闫涛问道。

“耤田礼,是中华文明的古礼之一,在后世中华文明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历史绵延,朝代更迭,都通过重农务耕的政策表现出治国理政的政治思想。”闫涛介绍,这里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还昭示着中华民族以农立国的治国之本和悠久的重农传统,展现着数千年农业文明古国的悠久历史与蓬勃发展。

据闫涛介绍,如今,具有独一无二历史文化价值的“一亩三分地”已成为先农坛农耕文化的核心展示区,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农耕文明。

▶▶▶“天下第一仓”里的五谷丰登

4月18日,先农坛内的神仓建筑群经过腾退修缮首次开放,270余岁的“天下第一仓”首揭面纱。

历史上,神仓的主要功能是储存皇帝亲耕耤田收获的谷物,为皇家各种祭祀活动提供粮食祭品,承载着礼仪功能,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院落中央的圆廪被称为“天下第一仓”,为先农坛独有。

走进神仓院落,山门、收谷亭、圆廪、祭器库等建筑由南至北依次坐落,让人不禁联想到丰收的景象。

“稻、黍、稷、麦、菽……”收谷亭内,何超琼带着孩子们一字一句念着石刻上的字。

在何超琼看来,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无数先民的智慧,为中国文化奠定了农耕文明的基因,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在不断熟悉了解农耕文化的过程中,也进一步读懂了何为“仓廪实,天下安”。

百年间,先农坛经历了由皇家坛庙到大众公园的重要转变,又在其教育功能形成与博物馆兴起之际实现了新生辉煌,如今更是被打造成为中轴线上展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重要窗口,展示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增进两地交流 厚植文化自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我们这次带着北京和澳门的青少年‘打卡’北京中轴线上的先农坛,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围绕‘双城庆双庆’主题,在深化北京和港澳青少年的交流中,感知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何超琼说道。

在何超琼看来,培育港澳青少年爱国情怀,开展国情教育非常重要。“我更希望通过这样的沉浸式体验形式,引导孩子们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引导孩子们增强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据悉,此次“超琼带你看北京”摄影活动,便是为今年8月和9月在北京和澳门同时举办的《一脉传“城” 盛世莲开》京澳双城影像展做准备,目的是透过影像的力量,展现北京中轴线在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与繁荣景象,让更多的京澳两地市民和游客了解北京中轴线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关注和参与到传承保护中轴线文化遗产行列中。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载体,中轴线的持续发展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何超琼通过提案建议整体建设“宜居、宜游”中轴线,打造中轴线国际新名片。她希望深入挖掘中国文化符号,以提升市民的参与度,并通过个人示范引领,让更多人了解北京中轴线,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澳门与内地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文化联系,希望不断加强澳门与内地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澳门文化多样性发展,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北京故事、澳门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何超琼表示。

2024-07-16 本报融媒体记者 周佳佳 李木元 徐康辉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4912.html 1 在中轴线上感受“仓廪实,天下安” 64,91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