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地方政协

甲骨文从“天书”变“国潮”

本报记者 王有强 靳燕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17日   第 07 版)

核心阅读

冷门绝学的传承与发展,不应只停留在专业化、学术化。一个学科只有走出实验室、走出博物馆,不断走向大众、走向普及,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实现从“天书”到“国潮”、从“冷门绝学”到“大众显学”的华丽转身。

一片甲骨惊天下,千年汉字贯古今。3000年历史风云,浸润着生活烟火气的古老甲骨文,激发着人们不断探寻“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

“截至目前,殷墟出土的刻辞甲骨已超过16万片,发现单字约4500个,已释读的大概有1/3。”近日,河南省政协召开“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专题协商会,与会人员从片片甲骨说起,就加强发掘保护、深化研究阐释、推动活态传承等方面建言献策。

“由于历史原因,殷墟出土的文物部分散落在民间、海外,难以系统、全景展示殷商文明,相关研究步入瓶颈期,亟须将散落各地的文物进行全面信息化采集,实现文物数字化保护。”省政协委员、安阳市政协主席易树学说,建议研究制定《殷墟甲骨文数字化回归工作规划》,成立专班,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将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与‘Z世代’旅游消费需求相契合。”省政协委员、省文化和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张祥宇提出,高标准做好具有“国际范、年轻化、科技感、唯一性”元素的顶层设计,编制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和安阳国际旅游目的地的专项规划,明确“路线图”“任务书”。

彼时,商人好问,问天问神问祖先,王室为了占卜和记事在龟甲兽骨上契刻文字,被后世称为甲骨文。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研究院院长郭旭东认为,打造中华文化新地标必须立足甲骨文的这些特性,把甲骨文“字”的故事讲好讲活、卜辞的内容讲实讲明,把甲骨文反映的殷商历史文化及其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贡献讲清楚、讲透彻,改变其古奥难懂、清高至上的形象。

甲骨文作为一种有机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保存条件的限制,大多会出现表面疏松分化和破损的现象。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解决甲骨文研究、活化利用等突出问题,实施“甲骨文数字化建设工程”,助力甲骨文缀合、释读、研究工作,已成为与会人员的共识。

“古奥难识,佶屈聱牙。”在多数人看来,甲骨文属于“绝学”和冷门学科,难以直观认读。从事考古工作20多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何毓灵坦言,“甲骨文是一种古文字,是汉字的‘童年时期’,辨识难度可想而知。”

实际上,冷门绝学的传承与发展,不应只停留在专业化、学术化,一个学科只有走出实验室、走出博物馆,不断走向大众、走向普及,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实现从“天书”到“国潮”、从“冷门绝学”到“大众显学”的华丽转身。

“大家总结工作实事求是、提出建议务实中肯,听后很受启发,感到非常振奋。”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战营表示,希望各位专家、委员一如既往地深入开展调研、多提真知灼见,加快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为赓续传承中华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地不爱宝,文脉绵长。省政协主席孔昌生提出,今年适逢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5周年。要持续加强殷墟甲骨文研究阐释,厚植中华文化新地标建设的文化根基,打造殷商文化核心品牌,让更多人在行走河南中触摸历史、读懂中国。要发挥政协优势作用,汇聚中华文化新地标建设的强大合力,深入研究、精准建言、广聚共识,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2024-07-17 本报记者 王有强 靳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4980.html 1 甲骨文从“天书”变“国潮” 64,98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