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山西,人们总会生出一些共同印象:文化大省、文物大省、古建大省。而当视察团真正走进这片苍茫雄浑的三晋大地,追溯着历史留下的标记一路南下时,无不震撼于罕见的唐代木构古建筑、精美的彩塑壁画和一座座“活着”的古城……
此情此景,让人想起林徽因在散文《山西通信》中,记录了他们在一个村子里看到北齐天保三年造像碑时,与旁边老人的对话:
“年代多了吧?”他们骄傲地问。“多了多了。”我们高兴地回答,“差不多一千四百年了。”“呀,一千四百年!”我们便一齐骄傲起来。
山西最不缺少对厚重历史的震撼与惊叹。而与这满满的古意相对应的,是随处可见的“新”。
比如,来山西寻访古城、古建筑,成了年轻人的新潮流。平遥古城的街道上,鳞次栉比的旅拍店铺吸引着年轻游客,不仅可以沉浸式体验平遥的特色文化,也能够了解传统服饰的美。云冈石窟内,游客站在佛像前,借助视觉差跟佛祖击掌,留下富有创意的照片。
再比如,文物活起来,成了文物保护传承的新方式。工作日里,山西博物院依然人潮涌动,被称为“3000年前愤怒的小鸟”的青铜器鸮卣和“略略略”陶俑的展柜前更是有许多自拍打卡的年轻人。一些博物馆、研究院还依托数字技术,探索数字化文物保存、数字展示、虚拟参观等。
还有一些“新”,仍在持续探索着。在双林寺,一尊佛像的手臂断裂后仅仅用绳子固定起来,显得有些突兀。讲解员说,这是由于当下并没有足够的技术手段将其“修旧如旧”,只能先保持原样,以后有条件时再做修复。“现在,我们在修复上还做不到‘延年益寿’,只能先‘永葆青春’,期待新技术的出现。”讲解员说。
“古”与“新”之间,归根结底是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式和手段的不断进步。大家深知,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这张答卷,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需要的是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在技术、理念、方法上不断寻求、不断实践,让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更为精准、更为有效。
委员们也致力于以法治的视角,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向前。于是,在一场场座谈会上,在一次次面对面交流中,委员们不断聚焦并深化对法治保护这一核心议题的理解:无论是保护传承本身,还是人才培养、活化利用、数字保存,法治都是最坚实、最有力的保障。
文明弦歌不辍,文脉绵延不绝。今日的山西,走过漫漫岁月长河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正在焕发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