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们擘画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尤为令人振奋的是,全会公报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等内容,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也深深触动了亿万群众的心。
人类文明的进步,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最根本的利益归于人,最强大的动力源于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心少数民族群众冷暖、高度关注民族地区发展。尤其是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兴边富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少数民族特色企业的扶持与发展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青海省作为我国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地区,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其中还包括互助土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两个人口较少民族自治县。“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和重大要求,为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源。由于自然条件、历史遗留问题等影响,民族地区区域经济格局中的整体竞争力和要素配置水平还不高,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经济规模总体偏小,产业层次还较低;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难度还比较大,创新能力、新业态培育能力不足,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活力有待增强。
相信未来,中央会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通过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也必然会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而民族地区产业的发展,势必促进当地产业升级和转型,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为少数民族界别全国政协委员,我一定立足自身、广泛联系界别群众,为构建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工商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