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第五专题小组讨论的现场,大家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进行了深度协商交流。
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有何内在关系?
“这三者之间可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科协主席张杰表示,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科技是经济的供给侧,人才是科技的供给侧,教育是人才的供给侧,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
全国政协常委、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科技、人才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随着交流的深入,“怎样实现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与一体化发展?”成为讨论的热点。
“要打破教育、科技、人才制度各自改革的边界,将三者融合起来才能真正统筹推进,通过一体化改革实现一体化发展,更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张杰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迫切要求我国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高等教育要走在前、做示范。”谭铁牛认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方面,积极探索新经验,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出新贡献。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除了高等教育要有作为之外,基础教育也应该积极融入。”全国政协常委、民进山东省委会主委栾新提出。“我在调研时发现,许多老师和家长会经常对孩子说‘要听话’,这不利于孩子创新思维的养成和创造力的培养。”栾新十分关注这一现象。对此,她建议,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要从小抓起,基础教育要接纳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行为,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全力守护好人才“幼苗”,为科技的发展贡献基础教育的力量。
“教育孕育未来,科技彰显实力,人才引领发展。”会场上的讨论依然热烈,常委与委员们的真知灼见将会为中国式现代化增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