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春秋副刊

老舍在乡村中学的一次演讲

纪习尚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31日   第 11 版)

1937年4月,老舍从青岛来到莱阳。莱阳距离青岛将近150公里,是一个丘陵深处的普通县城,既不临海又无铁路,交通不便。老舍为什么来到这里,他此行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这要从著名散文家和教育家、莱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莱阳乡师)校长吴伯箫说起。

老舍访问小城莱阳

在现代人的眼中,老舍是文学家,其实他首先是一名科班出身的教师,在教育一线工作了近20年,写小说最初只是他教书之余的副业。1930年,老舍到济南的齐鲁大学任教,次年,吴伯箫来到山东大学校长办公室工作;1935年夏,老舍、吴伯箫又和王统照、洪深、臧克家等文学家在青岛创办《避暑录话》。两位同毕业于师范院校,又都爱好文学的教育工作者在山东相识,并因共同的经历、爱好和事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36年暑假,老舍辞去山东大学的教职,成为一名职业作家。他居住在秀美宜人的青岛,专心写作《骆驼祥子》。同年,吴伯箫调任莱阳乡师校长,两人之间仍联络不断。1937年1月,老舍的《骆驼祥子》开始在《宇宙风》连载,到了4月已经写成大半。

吴伯箫在这时邀请老舍到莱阳一游,目的有两个:一是为莱阳的师生们讲学,二是顺便看一下著名的莱阳梨花。莱阳梨从清朝起就是山东名产,甘甜如饴、清脆可口、风味独特。在梨花盛开的时节游览莱阳自然别有兴味,但老舍同意此行还有三个原因:

一是他与吴伯箫有多年交情,支持他的工作是分内之事;二是他青年时代曾在北京师范学校学习五年,莱阳乡师也是一所师范学校,与后辈学生交流很有意义;三是《骆驼祥子》的写作即将完成,最劳神劳力的阶段已经过去,可以出去散散心。

于是,老舍在1937年4月28日抵达莱阳,受到吴伯箫的热情接待。

演讲《学校生活的意义》

老舍的到来,成了莱阳文教圈的一件大事。大家早早就得知了这个消息,都希望请他到自己的学校讲课。老舍还没来得及坐定,吴伯箫就说:“您能来这里,是我们的荣幸。初级中学的校长刘国芳向我请求,希望您明天前往演讲,舒先生看是否可以?”

老舍是一个很随和的人,立刻就答应了吴伯箫的请求。

莱阳初级中学的老师和学生们就齐集学校礼堂,等待老舍的到来。早上9点刚过,一个“年纪三四十岁左右,身子不很高而瘦削”的中年人,从容地走向讲台,人群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简短地寒暄几句后,老舍说:“今天,我来和诸位谈几句话,题目是《学校生活的意义》。我不过以我个人的经验,给诸位作一点参考。”

老舍“说话的态度庄重而滑稽,态度庄重”,让台下的师生感觉放松又亲切。这天的演讲,老舍主要说了两个问题:一是学校生活是集体生活的开始,二是要有读书的习惯,但不能有读书人的习气。

在老舍看来,读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和社会。他这样描述读书和集体生活的关系:“我们现在到学校来,并不是只为读书,团体生活的意义,比读书的意义更大得多呢!”

学校教育的功能之一,是培养集体精神、爱国精神。“有钱的子弟,在家里也可以请许多先生读书。学问也许很好。”但这些人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去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因此,在老舍看来,这些人“一定是个废物”。老舍建议学生们与老师同学切磋琢磨、互相砥砺、共同生活,去领略更多的人生,这是金钱也买不到的机会。

第二个问题是读书。老舍希望大家养成读书的习惯,“每个人每天只要积蓄一分钱,积蓄到相当的数量,去买一本书,或订一份杂志,永远在你的生活费中,要有一笔书籍费的预算。”但不能有“旧时读书人的习气”,这些令人生厌的习气有哪些?老舍举例说:“弯着腰、吃鸦片、打牌、想做官。”

老舍是著名的幽默大师,在莱阳初级中学,老舍也让师生们见识了招牌式的不动声色的幽默。演讲中他提到:有一次在上海,他遇到一个中国人,正袖着手看外国人打球。这人见老外们一群人争夺一个球,很是辛苦,忍不住对他们喊道:“先生你有的是钱,何不雇人来打球,为什么自己出这样大的力呢?”这时,台下的听众大声笑起来,而老舍依旧板着他那庄重的面孔。

邀请到这样的大家,莱阳初级中学非常珍视,会后整理成文字稿,将老舍的演讲稿留了下来。当年6月15日出版的《莱阳中学月刊》第四期中,刊登了《舒舍予先生来校讲演》的新闻,并全文刊登了演讲稿《学校生活的意义》。

2024-07-31 纪习尚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5616.html 1 老舍在乡村中学的一次演讲 65,61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