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军事科学院原副政委兼纪委书记(少将) 王卫星
2017年12月10日至14日,笔者率军事科学院代表团参访丹麦皇家防务学院。时任院长丹麦前海军司令尼尔斯·王少将接待了我们一行,并与我们进行多次座谈。
丹方举行的研讨会邀请了许多欧洲国家的朋友,他们同样也对中国这个东方古国充满好奇。对于他们所提及的种种关于中国的问题,尤其是其中的疑虑甚至误解,笔者利用座谈、研讨、餐叙以及其他交流机会,耐心细致地一一作答,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丹麦朋友的理解和信任。
中国从未想过 称霸世界
在五天四夜的访问中,丹麦朋友与我们讨论了很多方面的话题,他们提及最多的是中国的发展战略问题。这些都是丹麦女王马格丽特二世特别关心的问题,尽管丹麦在地理位置上与中国相距遥远,但女王认为现在世界的地缘政治秩序正处在转折点,中国是在世界范围有着重要影响的大国,中国的安全影响着世界,也影响着丹麦的安全。因此他们要多倾听中国的声音,多了解中国的看法,知道中国究竟是怎么想的。
尼尔斯·王曾多次访问中国,他风趣地说:“中国人的问题,如今已经远远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了,它是一个国际问题。”笔者点头笑言,这虽然是19世纪美国传教士明恩溥的一句名言,但放在今天也依然适用。
此次出访的行程距离党的十九大圆满闭幕方有月余,恰逢美国白宫首席战略顾问班农也在到处解读中共“党的十九大报告”。他在解读中偏激地称:“中国正在大胆进行地缘政治扩张”“中共十九大制定了清晰的国家发展蓝图,将对美国及整个西方世界构成严重威胁”。因而有欧洲朋友在座谈会上表示,“中国强大到可以买下整个欧洲”,一方面他们承认中国发展很快,另一方面也很担心中国的发展进程,害怕中国成为新的霸权国家。
针对这些误解,笔者深感非常有必要抓住这次机会,做一些增信释疑工作。听完他们的观点,笔者接着对他们的疑问和看法一一作出回应:
其实,这种担心并非新闻,早在4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
明朝时期的中国物阜民丰,整个国家“就好像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宅院”。万历年间,欧洲有一位传教士启程远赴中国传教,出发前朋友听说他要去中国,都纷纷跟他说,明朝如此强盛,迟早会来攻打欧洲。这位传教士带着这样的疑惑来到中国,并为解开这个疑团整整考察了30年,写了许多介绍中国的书,对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位传教士正是大名鼎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他临终前在《基督教远征中国史》(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中给出了最终结论:在结识了朝野各界的中国文人和官员后,发现他们压根没有想过要派军队去占领遥远的欧洲,他们不是装模作样地说我们不打,而是他们心中一点也不想打。
其实,当时欧洲人的担忧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早在明朝建立之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颁布《皇明祖训》,将朝鲜、日本、琉球、泰国、柬埔寨等周边15个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子孙对这些国家不得征讨。对邻国尚且如此,遑论万里之外的欧洲。
1944年,为了支持中国抗战,美国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中专门介绍道:“中国有四亿五千万的人口,地球表面上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在他们四千多年的历史中,他们从来没有发动过征服战争。他们发明了火药,不是作为战争的武器,而是为了庆祝节日和宗教庆典。”
对此,笔者在丹麦皇家防务学院专门作了一场《为什么中国采取防御性的国防政策》的主题演讲,并向丹麦朋友赠送了英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砥砺奋进的五年》和中文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十九大报告宣传辅导材料》。
听了笔者坦诚系统的回答后,丹麦朋友及参会的欧洲其他国家的学者们都很感兴趣,纷纷抛出各种问题,其中也不乏尖锐言论,笔者和代表团成员就此作出了全面的答复。
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共十九大的召开,在世界上引起轰动、反响热烈。据报道,世界上有165个国家、452个主要政党给习近平主席发来855份贺电贺信,其中814份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党和重要组织机构领导人发来的。一个政党自己的代表大会能在世界上引起这么广泛的关注,是非常罕见的。这足以证明,我们党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在本世纪初各国发展面临多种问题和困惑的时候,为全世界全人类和平发展提供了一个“中国模式”、一个“成功模式”。
笔者向欧洲朋友介绍说,中共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大会。它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实质上,是描绘了一幅中国未来发展的路线图。路线图,对老百姓而言,是盼头;对执政党来讲,是鞭策。没有盼头,老百姓就会丧失对党和政府的希望;没有鞭策,执政党就会出现懈怠。
理解中国、看待中国,最重要的就是理解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某种程度而言,看待中国、认识中国不仅要看中国的成就,而且要看中国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不仅要看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发达城市,更要看中国的西部,看偏远的农村。
接下来,我用具体事例给大家讲了中国的地貌特点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当笔者讲述中国西部的贫困问题时,会场一片寂静,许多参会者露出惊讶的神态,可以看出他们此前对这些一无所知。
笔者接着说,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美国在华盛顿州的欢迎宴会上演讲道:“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3,美国的1/7,排在世界80位左右。如果按照我们自己的标准,中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还有两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中国城乡有7000多万低保人口,还有8500多万残疾人。这两年,我去了中国很多贫困地区,看望了很多贫困家庭,他们渴望幸福生活的眼神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不同,让人民脱贫致富、幸福生活才是中国领袖考虑最大的事情。
这几年,尽管我们做了很大努力,但在2016年全球人均GDP排行中,中国仍排在第73位。现在还有3000多万人需要脱贫,解决温饱问题。中国人均收入仍然处于世界的中下水平。外界想了解中国,“只有在中国的国情下,才能真实地理解中国人,在其他任何国度都做不到。”(明恩溥《中国人的特性》)十九大后的中国仍是一个朝气蓬勃有所作为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爱好和平勇于担当的负责任大国。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改变。中国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会后,专程回国陪同代表团的丹麦驻华武官卡森·拉斯姆森准将说,他来中国3年多,中国有令人羡慕的发展速度,也有令他担忧的贫困和落后,他十分钦佩中国发展的努力,也很坚信中国精准扶贫的决心和行动。
对话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中共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和世界正进入一个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最伟大的变革期。这种变革对中国是“关键一跃”,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质的飞跃,阔步进入新时代。对于整个世界格局来说,将是一个划时代的转变。漫长的人类历史总结其发展无非是三个阶段:一是相互隔绝,二是相互对抗,三是相互对话。未来世界走向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就是由对抗转向对话。不管是自愿自觉,还是迫不得已,对话的时代已经到来。
讲到这里,笔者举了一个动物界的例子加以佐证:猫科动物表达友好的时候,喉咙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当它发现敌情的时候,它的尾巴是翘起来的。而犬科动物恰好相反。某一天,这两位先生见面了,一个尾巴翘起来了,另一个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但两个都觉得不对劲,其实双方都是在表达善意,但基于自身表达方式和对接收的信息理解不同。于是,误解产生了,而且越来越深,最后相互成了仇敌,老死不相往来。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第一是要经常沟通,只有沟通才能消除误解。沟通得多,交流就多;交流得多,互信就多;互信多,友谊就多。中国中医理论讲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所印证的也是这个道理,凡事有淤堵就容易产生问题。第二,切忌猜测,尤其是盲目猜忌对方,疑邻盗斧只能把事情变得更加糟糕。第三,相互之间一定要友好,多释放善意,善意多,彼此的幸福指数就会提高。两个拥抱着的人是很难打架的。
人类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也是人类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家园。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地球村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有13亿多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中国的发展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子孙后代;不仅能造福中国人民,也能造福世界人民。中国越发展,给世界创造的机遇越多,让世界各国分享的也就越多。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笔者对丹麦朋友们说,中国与丹麦,中国与欧洲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双方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构建国际关系新秩序等方面有巨大合作空间。
丹麦永远是 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通过几天的交流,尼尔斯·王等丹麦朋友纷纷表示,通过这次交流他们对中国改变了看法,有了新的了解、新的认识,相互之间也成了可以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巧合的是,笔者与尼尔斯·王是同年生人,也是同年参军服役。尼尔斯·王在和笔者闲暇交谈时会兴致勃勃地给笔者讲他两个小孙子的故事,笔者也给他讲小外孙俏皮的趣事,这时的我们不再是会谈中的军官代表,只是两个畅谈儿孙之乐的长辈。
临别时,他还特意送了一盒丹麦曲奇饼干,让笔者带回家给小外孙品尝,要告诉孩子“这是丹麦将军爷爷送给他的礼物”。并希望以后他来中国旅游时,小朋友们能够见面相识,将丹中友谊传承下去。
告别宴会在卡斯特雷特要塞的海军军官协会举行。尼尔斯·王介绍说,卡斯特雷特要塞呈五角星形状,是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1626年下令修建的,目的是在哥本哈根北部起到防御的作用,成为国王的庇护所。目前,其中一部分改为海军军官协会,有时还会在这里为军官举行生日宴会。晚宴上,受丹麦朋友的热情所感染,笔者发表了一次即席演讲——
今晚,哥本哈根的街头华灯璀璨,处处充满圣诞前喜庆的味道,似乎与我们共同沉浸在两军进一步加深友谊的快乐之中。在此,我谨对丹麦皇家学院和贵国军方所作的积极努力和周到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是第一次访问丹麦,但一种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对中国人民来说,丹麦是重情重义的国家。中国和丹麦虽然分处亚欧大陆,远隔万水千山,但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340年前,丹麦国王克里斯钦五世就致函清朝康熙皇帝,提议双方在开展航运和贸易的基础上建立友好关系。1908年7月,历史上丹麦派驻中国的第一位外交官,普利本·阿勒菲特·劳尔韦格伯爵携家眷抵达北京。自此,中丹建立了珍贵的友谊,并且从未中断。
无论幼童还是成年人,丹麦在中国人的心中都是一个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人们知道丹麦,是小时候通过一个又一个安徒生童话来熟悉的,这是个世界闻名的童话王国,也是全世界大小朋友仰慕的地方。安徒生童话自1913年周作人介绍到中国,已有104年,当时中国5亿3200万人,现在13亿7000万人,也就是说有许多中国的孩子100年来都在听着安徒生童话。这种童话般的情结把我们紧紧联结在了一起。
记得有位大学者曾说过,在我上过的所有学校中,唯独幼儿园印象最深,因为那里充满了想象,充满了善良,充满了友爱。《海的女儿》中善良与执着的人鱼公主跨越了文化、地域和时光,用爱和勇气感动世人,她的故事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不看美人鱼,不算到哥本哈根”。2010年,小美人鱼首次告别家乡,远赴重洋到中国开启了中丹建交60周年文化交流的序幕。数以百万计的中国游客得以近距离亲近美人鱼,极大激发了中国人赴丹麦旅游热情。从2009年的5万人次到2016年的21.8万人次,中国赴丹麦游客的数量近乎“飞速增长”。
中国其实也有自己的美人鱼典故。1700年前,善良的虞美人带着两个妹妹修炼300年,在遇到危机时幸得玉皇大帝三位公主相救、度化成仙,而三位舍己救人的公主却被玉皇大帝误解贬成三座石山。三姐妹心痛欲裂,为救恩人在人间行走500年,做尽人间好事,受尽人间苦难,最终修成正果,把爱洒向人间。中丹两国都是以正直善良行走天下,有着共同的追求和向往。
中国有句老话,“衣服是新的好,朋友是老的好”。中丹两国是真正的老朋友。有位哲人曾经说过,我属于今天和过去,但是我的一些东西,将属于明天、后天和未来。我希望,我们双方寻求更多的安全共识,汇聚更多的合作动力,积累更多的友好情谊。我相信,我们取得的重要成果,将属于明天、后天和未来,将印刻在中丹两军友好交流合作的历史上。我坚信,我们结下的友谊,将属于明天、后天和未来,也将永远印刻在新老朋友们的心中。
再过十多天就是2018年元旦了。在中国,人们很重视年终岁末,一般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到这个时候,是为了更好地筹划好来年。我们年底访问贵国,就是为了迎接中丹两国友谊更加美好的未来,开启一段新的里程。所以,这次访问的圆满结束,既是我们交流互鉴的一个阶段性节点,也是下一个不断超越的新起点。
我们是为促进中丹两国、两军友谊、促进国际安全而来!今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丹麦首相拉斯穆森时指出,要将今年打造成为中丹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收获之年”。中丹自2008年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关系一直硕果累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都有着极大的合作潜力。中国目前是丹麦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在欧洲国家中,丹麦的人均对华出口额和人均对华投资额双双位居第一。丹麦也是亚投行第一个来自北欧的创始成员国。我们有着共同的利益,也有着共同的担当,面临着许多共同的矛盾和问题。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旧的安全问题尚未解决,新的安全矛盾又涌现出来,新旧交织,相互激荡,令各国寝食难安。眼睛能看到的地方是视力,看不到的地方是视野。眼光有多远,不仅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现在,也决定着它的未来和前途。因为危机并不可怕,怕的是看不见危机,不能有效预防危机、维护安全。维护国家安全,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望,也是各国军队的共同责任。今天,我们跨越欧亚地理阻隔和文化差异,相聚在这里,共同研究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共同探讨寻找解决重大关切的办法,就是为了增进了解,促进友谊,为两国繁荣发展乃至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都拿“高山流水”这一成语比喻肝胆相照、坚贞不渝的友谊。在这里,我也祝中丹两军友谊就像美丽的古曾河和中国的万里长江一样源远流长、连绵不绝!
热情洋溢的晚宴接近尾声之际,我们正沉浸于依依惜别的情绪中,没想到尼尔斯·王将军为中方代表团安排了一个小惊喜:两名丹麦皇家乐队的成员突然走进宴会厅。他们头戴毛茸茸的黑色熊皮帽,身着黑衣蓝裤古军装,敲着军鼓、吹着风笛步入宴会厅,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将军还为晚宴安排了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欢送仪式。乐队成员为我们表演、与我们合影,并一路演奏着将我们送上车。
丹麦之行终于到了尾声,车上车下,两国代表互相挥手作别,言短情深。笔者对尼尔斯·王将军说,丹麦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尼尔斯·王更是热情回应道,他愿意倾尽绵薄之力,推动两国两军关系深化发展。
虽然出访这一曲至此结束,但笔者相信中丹友谊之歌将不断传唱下去,历久弥新、优美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