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老师徐镜澄,给他的教益颇深,久久未能忘怀。
徐先生的相貌很古怪,因为他凶,大家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大家很难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样子更凶。
有一天,徐先生上作文课,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作文题目怎样讲呀?”徐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
这时候,梁实秋分辩了几句,徐先生把怒火都泼到梁实秋的头上。他在讲台上来回踱着,足足骂了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梁实秋日后还记得这样的一句:“某某某!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这一句后来长时间为同学们所传诵。谁有点争论、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但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梁实秋了,给梁实秋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地当面加以解释。他这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了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徐先生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剩无几了。
梁实秋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自己掏心挖肝好不容易想出来的句子,被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徐先生郑重地给梁实秋解释说:“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
徐先生告诉梁实秋:“作文忌用过多的虚字。”该转的地方、硬转;该接的地方、硬接,文章便显得拙朴有力。文章的起笔最难,要突兀矫健,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不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话。诸如此类的心得,他传授给梁实秋不少,梁实秋终身受用。
梁实秋最终成为一位散文大家,与徐先生的教诲不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