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生·权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织牢“一老一小”关爱网

张晓敏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8月09日   第 10 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六个坚持”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是其中重要一条。

“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从多个方面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做出部署,其中,就织牢“一老一小”关爱网作出了全面部署。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关系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增进民生福祉、释放消费潜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我国人口的21.1%,这意味着中国已正式迈入中度老龄社会。这一转变必将对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提出新挑战、新要求。统筹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加快养老托育服务业发展,已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之举。

当前,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正在加速实施。《“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将达4.5个,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将达55%,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100%达标。

我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前婴幼儿、失能老人的照护现实依然较为严峻,主要体现在:供给总量不足,养老托育服务专业设施面临缺口大、运营成本高、人才供给不足等挑战;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城乡养老服务差距较大,普惠性托育机构相对匮乏;专业化程度亟待加强,现有托育护理服务人员数量、构成与标准化、专业化需求仍有差距;体制机制创新相对滞后,现有政策对创新业态和有效经营模式的激励仍显不足。

为回应人民群众对科学化、规范化、可信赖的高质量养老托育服务的强烈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福利会依据“实验性、示范性,加强科学研究”的工作方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共同推动着养老和托育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以期探索形成一套以“一老一小”服务为核心的,面向上海市、辐射全国的社会服务创新模式。

一是在幼有所育方面增供给、优服务,让更多家庭享受到托育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近年来,中国福利会在上海市十区布局,实现了从4个园区到12个园区的体量增长。下一步还将大力发展托育服务,增加托位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托育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

二是坚持科研与实践相结合。近年来,我们确立了“科研+培养+服务”的工作模式,开展高质量的0-6岁托幼一体化的全年龄段教育研究和实践,建立“研究-实践-辐射”的发展模式,与海内外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同时服务于全国老少边陲地区。

三是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老有所养方面,在“全人照顾”服务模式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养老护理员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和同行业交流养老护理员培养评价的模式经验等。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福利会成立八十周年的贺信》中强调,希望中国福利会团结凝聚广大妇女儿童工作者,继续致力于缔造未来的事业,促进妇女儿童健康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贺信的鼓舞下 ,6年多来,中国福利会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牢牢把握“永远和党在一起”的初心使命,继往开来、锐意进取。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召唤新作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首次设定了2029年的改革时限要求,2028年恰逢中国福利会成立90周年。我们将紧密对标目标节点,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时代机遇,谋划推进事业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以可感可及的民生务实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福利会副主席)

2024-08-09 张晓敏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6030.html 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织牢“一老一小”关爱网 66,03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