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聚焦

申遗助沧州大运河 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本报融媒体记者 马嘉悦 袁世鼎 赖仁杰 满达呼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8月09日   第 11 版)

盛夏时节的京杭大运河河北沧州段,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河岸两侧,蒹葭闪着银光,柳树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南川楼、朗吟楼静静地矗立在运河两岸,见证着沧州大运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古老的沧州运河焕发生机与活力

沧州,这座因海而得名的城市,也因大运河的流经而兴盛。

鲜为人知的是,大运河在这片土地流淌的历史甚至早于沧州的设立。

“大运河沧州段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末期。曹操为了北征乌桓、稳固北方疆土,先后下令开凿白沟和平虏渠,这便是大运河沧州段的前身。”沧州市政协委员、齐越传媒学院院长张海燕介绍,大运河最初以军事和政治功能为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不仅成为连接南北交通的纽带,促进了沿岸城市的繁荣,还成为了南北文化交流的桥梁。

张海燕是土生土长的沧州人,在运河边长大。“夏日的傍晚,我常捧着碗,在运河的桥上,吹着凉爽的微风,边吃饭边欣赏运河的美景。那时的运河,水清岸绿,芦苇丛生,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然而,岁月流转,世事变迁。到了20世纪70年代,大运河河床干涸,河岸崩裂,垃圾遍野,往日美景不再。

幸运的是,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这条古老的河流带来了重生的契机。

大运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重阳说,大运河成功申遗后,沧州市政府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全面推进大运河沧州段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实施了河道清淤、岸线美化、生态廊道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不仅恢复了运河的自然美景,更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昔日脏乱不堪的城中村与菜地蜕变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公园;曾经破败的河岸也已焕然一新,成为市民们休闲散步的整洁步道。沧州市还通过‘引调补蓄’工程实现了运河全线有水。”

从脏乱到整洁,从破败不堪到繁华重现,古老的运河在沧州这片土地上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镖不喊沧”的由来

清晨的大运河公园,人潮涌动,众多市民在此进行晨练。这边,八极拳法的招式迅猛有力;那边,形意拳则显得紧凑而内敛。各种枪法、剑法、棍法等武术技艺竞相展示,宛如一场热闹非凡的武术盛宴。对于这一幕,沧州市政协委员、沧州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朱桂廷表示,“崇尚武术的风气,早已深深融入沧州人的日常生活,人们晨练就是练武。”

朱桂廷介绍,全国传统武术拳种器械有129种,而沧州就有53种。早在明清时期,沧州就镖局林立、高手云集。每当镖船或者镖车途经沧州,都会自觉放下镖旗,以示同道尊敬之意,这便是“镖不喊沧”的由来。

已有2800多年历史的沧州吴桥杂技也与大运河有着密切的关系。“运河劳作的船工们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不可能花费太多时间上岸去欣赏歌舞。因此,一些小型的杂技表演便应运而生。运河码头为吴桥杂技艺人谋生提供了极佳场所。”张海燕介绍说。

运河滋养了沧州武术、吴桥杂技、说唱艺术等文化,也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技艺。近年来,沧州市持续完善非遗培育传承体系,开展非遗项目传承培训,推进非遗项目普查建档,完成国家、省级非遗项目数字化记录,为非遗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大运河沧州段沿线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0项、省级项目59项、市级项目190项。

在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展示了沿线八省市各类非遗项目1022项。在这里,非遗变得可感、可品、可体验。人们以非遗为媒,与古人“对话”,感受大运河文化。

朱桂廷对沧州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充满期待,他建议成立大运河武术联盟,将运河沿线城市的武术进行融合。“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各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和欣赏沧州的武术文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文旅融合惠民生

近年来,沧州市充分发挥“近京”优势,深挖文旅资源,大力推动大运河沿线文旅项目建设,打造了南川老街等旅游场景,复建了明代建筑清风楼、南川楼、朗吟楼等文化地标,并在其周围修建了46个明清风格的院落。

2022年9月,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实现50年来首次旅游通航;2023年5月,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在沧州园博园开幕,一场“大运河上的园博会”登场;同年10月,古风古韵的南川老街开街;今年5月,沧州坊商街正式开街……

赵重阳表示,大运河文化的精髓是开放、包容、交流。沧州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深挖大运河文旅资源,打造多彩旅游场景。

如今,南川老街已成为沧州“夜经济打卡地”。今年端午节假期,南川老街精彩的文化活动轮番上演,游客在这里不仅能够欣赏到精彩的戏剧表演,还能品尝到地道的沧州火锅鸡,享受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

今年“五一”小长假,沧州位居全国受游客追捧的20个小众旅游目的地城市第六位,南川老街便是“流量密码”之一。“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大运河文旅项目建设的成效。”赵重阳表示,在运营的第一年内,游客数量翻了几番,令人振奋不已。

沧州大运河文化带正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文旅与经济的桥梁。赵重阳透露,沧州市还将沿大运河主线建设大运河国家步道,全长25.96公里。“人们可以沿着运河散步、骑行,在休闲娱乐中感受运河新韵。”

2024-08-09 本报融媒体记者 马嘉悦 袁世鼎 赖仁杰 满达呼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6035.html 1 申遗助沧州大运河 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66,03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