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也是政协委员联名建议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周年。
回望申遗征程,从2004年单霁翔等7位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联名提出大运河申遗的提案,各级各届政协委员持续接力,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聚力献策。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使命。谱写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时代篇章,是中国大运河“原点”城市、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牵头城市扬州的历史责任,也已成为扬州政协和许多政协委员魂牵梦萦的文化情怀。
整体性、系统性保护,让生态运河生生不息
“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扬州,实地察看运河生态廊道建设情况,寄予谆谆嘱托。
从运河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到清水通道、生态廊道、示范航道打造,扬州牢记嘱托,坚持把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首要任务。
“申遗成功后,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更名为大运河遗产保护办公室,仍设在扬州。”市政协委员冬冰介绍。他和顾风两位扬州市政协委员,都曾担任市申遗办主任,并亲历了申遗成功时刻。
“为此,扬州建起全国首个省级大运河遗产监测管理平台。目前,这套监测系统已经在全国推广,实时监控大运河7个遗产区、28处遗产点段和325公里遗产河道安全状况。”冬冰说。
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城市,“一河清水向北送”是扬州的重要历史使命。扬州坚持生态为先、绿色发展,将东线源头周边340平方公里范围划定为核心保护区,输水廊道两侧各100米范围划为生态空间管控区,规划建设了1800平方公里的江淮生态大走廊,极大改善了运河沿线的水生态环境。如今,在南水北调东线取水口——长江扬州段三江营水域,一度濒临灭绝的“水中大熊猫”长江江豚频繁亮相,成为“水韵扬州”的“代言人”。
关注“水环境”,做实“水文章”。从“长江大保护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民主监督、“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民主评议到每年选择一个环保主题开展“界别活动周”,近年来,扬州市政协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托各类协商议事平台,积极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界别小组要深入所到访的河道点位进行走访,把政策要求宣传下去,把社情民意收集上来。”8月6日,扬州市政协启动以“城区河道治理”为主题的“界别活动周”活动,市政协主席陈扬发出“环保动员令”。
“我们成立了9个委员环保督察小分队,采用随时查、随手拍、随即报的方式,开展微监督。”扬州市政协城乡建设委主任耿良介绍,在今年全省政协统一开展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走访活动中,扬州市、县两级政协委员走访河湖水系、生态公园、项目现场和相关企业130余处,提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意见建议190多条。
千年运河,舳舻千里。“黄金水道”大运河扬州段年船舶通过量达4亿吨,占运河全线的60%以上。在两届政协委员持续协商建言推动下,扬州市投资70多亿元,积极打造京杭运河扬州段全线127.5公里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实施航运效能提升、运河文化展示、生态廊道营造、船舶污染防治等工程,还老百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生活图景。
传承、利用,让文化运河熠熠生辉
扬州境内有6段河道、10个遗产点入列世界遗产名录,是运河沿线城市中最多的。
“因为一座馆,奔赴一座城。”2017年9月,扬州市政协提出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建议,并迅速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2021年6月,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正式落成,宛如一艘即将扬帆的航船,停靠在古运河边。开馆不到3年,该馆已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累计接待线下观众近900万人次,成为现象级网红景点。
从三届政协委员持续建言助推文汇阁复建,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情况民主监督,再到推进扬州古城保护和有机更新、建设“东亚文化之都”、做强大运河文化研学游等调研视察,以及推进长江、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扬州段建设网络议政会,扬州市政协充分发挥智囊团、人才库优势,持续协商建言、跟踪推动落实。
“把讲好名人故事与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运河名城知名度和影响力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文化软实力”。在2024年7月召开的扬州市政协“加强名人故居保护利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如今,集聚了50多处名人故居的东关古街恢复了千年前的喧闹,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全新亮相,古运河畔的皮市街、仁丰里、沿湖村等都火爆“出圈”。
国际交流合作,让开放运河美美与共
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源头活水,也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纽带。
如何用国际语言讲好大运河的故事?在2019年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暨世界运河大会上,时任内河航道国际组织主席大卫·爱德华兹·梅说:“扬州最令人敬佩之处,是不仅牵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而且结成世界运河城市命运共同体,找寻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答案。”
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倡议,从2007年起,扬州举办了16届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海内外运河城市代表汇聚一起,围绕遗产保护、生态修复、水利航运、文旅融合等问题开展对话、分享经验,共同推动国际运河文明交流互鉴、世界运河城市合作发展。2022年6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中英文版《运河城市实施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扬州可持续发展报告(2021)》,向全球推广运河城市扬州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案例。
从一块牌子到闯出一片天地,“朋友圈”不断扩大,目前各类会员总数已经超过200个、遍布五大洲,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增强。作为江苏省境内唯一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在大运河申遗过程中孕育诞生、在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过程中成长发展。
千里运河奔流不息,运河故事还在续写。今年,扬州市政协把征编《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建设纪事》一书作为文史资料重点选题,挖掘整理大运河申遗和保护中的“三亲”文史资料,真实记录政协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工作实践。
日前,扬州市政协召开座谈会,来自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一线的政协委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畅谈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体会,纷纷表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改善提升、古城古镇保护复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推进绿色航运统一起来,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助力扬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走在前、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