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调查研究

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全国政协“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视察综述

文/图 本报记者 谢颖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8月13日   第 03 版)

▲ 视察团在鄂温克博物馆了解公共文化服务情况

▲ 视察团走进满洲里市东山街道办事处怡园社区了解相关情况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对于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7月2日至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率全国政协视察团,围绕“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赴内蒙古自治区开展视察。视察团深入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额尔古纳市、满洲里市和兴安盟阿尔山市,实地走访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特色文化街区、纪念馆、社区文化中心等,详细了解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运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和成效、支持保障等情况,不断深化认识,积极建言献策。

为了更加全面了解相关情况,视察团行前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召开情况介绍会,与有关部委同志、地方有关方面、专家学者、基层代表等深入沟通交流,委托国家图书馆就相关内容开展文献研究。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欧阳坚还围绕相关内容在云南、浙江开展自主调研。

健全机制,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提供保障

蓝天白云映衬下,一座造型独特的深灰色建筑尽显气势恢宏。这是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的呼伦贝尔博物院历史博物馆,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嘎仙洞洞口和蒙古包为设计灵感的造型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正值暑期,馆内人潮涌动,视察团来到展厅,与观众一起沉浸其间,感受展览中徐徐铺展开的呼伦贝尔历史发展脉络,以及讲解、文创等丰富多元的文化服务。

据工作人员介绍,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完善博物馆的各项服务职能。比如通过馆校合作、研学基地建设、教育项目示范等活动,进一步拓展教育内容与方式,拓宽服务人群,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办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

这让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都海江深有感触,他表示,博物馆应通过展览宣教、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搭建起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文化团体及公众等多元主体之间的沟通桥梁,激发社会力量对文化的兴趣与投入,促进多方合作与资源共享,共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与形式,提升公众参与度和社会凝聚力,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生态。

在视察中,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蓬勃发展让委员们倍感振奋。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介绍,自治区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与途径,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如呼和浩特市实施的“鸿雁悦读”计划,以“图书馆+”的模式,广泛吸纳多个领域、多个行业的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在城市主要街道、景区、人流密集区或图书馆服务半径较远地方建设鸿雁书房,把优质的公共阅读资源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目前呼和浩特市图书馆“鸿雁悦读”借阅卡人数超过10万人次,年图书流通量30万册次,惠及市民30余万人,图书流通率年均达到20%以上。

在情况介绍会上,委员们了解到,北京市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同样成果丰硕。如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作为一家由企业创建的专业性工艺美术博物馆,以主题特色展为广大市民群众搭建了近距离接触工艺美术精品的平台;社区文化阵地——“书香驿站”由社会组织联系广大社会力量共建参与,以邻里文化、养老文化、家庭文化、党建文化等为不同特色,被社区百姓亲切地称呼为“咱第二个家”……

“当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日趋多元、规模不断扩大,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开放多元、充满活力。我们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论述,深入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吴志良的话说出了委员们的共识。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涉及面广,是一个系统工程。”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在工作和履职中,一直将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关注重点。他建议,要通过宣传引导,营造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浓厚氛围,增强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文化自觉,积极投入到文化建设和服务中来。同时,加强政策支持,对不同参与主体分类施策,落实细则。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艺术总监袁慧琴也认为,目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激励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要加强政策指导,激发积极性,为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明确社会力量参与的内容、途径,明晰政府和社会力量各方的权责边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欧阳坚如此总结道。

培育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我们现有各类纸质藏书3万余册、电子图书约20万册,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借阅、信息咨询与数字信息服务,并全部实现自助服务、智能化管理。”走进四面森林环绕、位于阿尔山旅游度假区内的阿尔山论坛中心,委员们被几面高高的书墙吸引。

阿尔山论坛中心内设内蒙古图书馆阿尔山分馆,功能丰富,包含会议论坛、培训讲座、文艺演出、文化展览、电影放映等文化活动。近年来,阿尔山论坛中心在阿尔山市总工会的帮助和支持下,高度重视关心干部职工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办好“职工书屋”,不断满足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去年还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职工读书组织。

除了琳琅满目的图书外,中心里展示的一幅幅特别的松树主题艺术画也颇为引人注目。这些作品以本地广袤分布的松树的果实、枝叶等为原材料,在原汁原味保留材料自然属性的前提下,通过美学思维创作加工,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手工艺品。相关负责人介绍,阿尔山论坛中心不断丰富运营业态,与社会力量合作引进科普研学基地建设,以松树主题艺术画为研学蓝本,促进沉浸式“旅游+教育”。

在额尔古纳市,视察团了解到,额尔古纳市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及政府组织的公益性文化活动等。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合理利用文化广场、商业综合体、旅游景区等场所开辟文化空间,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连日走访多个公共文化设施,委员们感到,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有效举措。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内蒙古自治区委会主委、内蒙古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于仁杰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深入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更好地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企业、社会组织等专业水平强不强?”

“服务质量高不高?是否满足了群众的需求?”

“承接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运营能力够不够?”

……

高质量,是委员们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发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力量服务质量和成效参差不齐。他建议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如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定期对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文化项目开展绩效评估。同时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培育专业能力强、运作成熟、具有竞争力的社会主体,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和资源优化配置,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优化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石磊认为,要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机制,“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的地方差异性,因此各地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要广泛征求群众需求和意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既可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也充分体现了地方文化特色。”

“目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利文表示,可以总结一些成功的模式,以点带面,予以推广,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形式、品质创新发展,提升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运营水平,既要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也要引导社会力量增强责任感。

延伸拓展,优化基层文化供给

图书阅览室、舞蹈活动室、健身房……在满洲里市东山街道办事处怡园社区,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服务形式令委员们目不暇接。

“这个听书是怎么操作的?”

“居民们平时来得多吗?”

“社区多久举办一次活动?”

……

一边走一边看,委员们的问题也是一个接着一个。

“怡园社区地处市中心,辖区内居民密集。”全国政协委员、满洲里市政协主席凌云给视察团当起了“讲解员”,社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设立功能区域,免费向居民开放,同时还利用传统节日等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端午包粽子、中秋灯谜会……让居民在丰富有趣、互动性强的文化活动中,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解决群众需求‘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一米’的关键环节。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一定要重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让更多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到社区,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让群众在参与社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凝聚起对家乡的热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凌云说。

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副会长户思社看来,基层乡村和城市社区是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重心,特别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脱贫地区等,以及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他建议,利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市更新行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契机,加强乡镇、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补齐公共文化设施短板。加大对社会力量参与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脱贫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优化基层文化供给。

如何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就近方便享受文化生活的需要?委员们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扶持自办文化发展,让群众就近参与文化活动,乡村自办文化成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当前,人民群众对于文化活动有极大的热情,“村晚”“村超”“村BA”、广场舞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和赛事蔚然成风。群众立足本地特色,发挥文化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持续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强大动力。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需要‘带头人’‘能人’,充分发挥文艺团队和文艺骨干的积极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满洲里市政协副主席杜明燕十分关注人才问题。“基层文化队伍人才匮乏,缺少专业性较强、年轻化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和文化辅导人员,尤其是创编人才匮乏,工作水准和知识储备亟待提升。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工作者和文化爱好者的培训力度,举办戏曲、数字化管理等专项培训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文化服务能力。”她说。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教授鄂晓梅注意到,文化志愿者积极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有力推动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文化志愿服务是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途径之一,能够有效缓解公共文化服务人员不足的问题,丰富服务内容。鄂晓梅建议,加强文化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完善志愿者准入、组织、管理、激励、退出等机制。通过先进宣传、荣誉表彰、补助奖励等方式,增强参与文化志愿服务的积极性,鼓励退休人员、专业文化艺术工作者、文化艺术爱好者、青年学生等群体开展常态化、多样化的文化志愿服务,助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4-08-13 文/图 本报记者 谢颖 ——全国政协“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视察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6130.html 1 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66,13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