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为高校科研人员,我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工作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体会到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融合点需要发挥科技创新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为此,需要持续深化高校体制机制改革,强化高校分类内涵式发展。
一是强化问题导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培养直面产业中重大需求。
问题导向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所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需要明确科技创新瞄准的问题从何而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提出,“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这些要求为有组织科研工作中提升问题意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与指导。
二是强化转化意识,推动科研成果在产业发展中落地开花。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教育部和各大高校也着重从“提升成果质量”和“加强政策激励”两大因素着手,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过,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当前一些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也依然存在着“没得转”“不会转”“不想转”“转不好”的现实困境。对此,高校有组织科研工作要着重落实强化转化意识,为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一是进一步完善具有高校特色的新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健全学校对服务区域和国家重大需求效果和成果转化的支持和激励制度。二是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鼓励科研人员走出学校投身经济社会发展,鼓励和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以学科群对准产业群,深入了解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变革需求。三是改革科技成果评价机制,解决好高校科技成果“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的问题,完善科技成果奖励体系,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三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高等教育内涵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高等学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不同之处在于,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使命。高校的高质量发展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二是高等教育服务于地方的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在高校服务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能力与贡献。以有组织科研开展高质量的科研创新,既是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高等教育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北方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兼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