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沙漠变绿洲 精神有传承

本报记者 奚冬琪 李寅峰 袁世鼎 满达呼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8月15日   第 01 版)

“第一步,将稻草铺成一米见方;第二步,用铁锹将草折后扎入沙层10-15公分;第三步,用草两边的沙子将草继续固定。大家都学会了吗?”“看着好像不难,但实践起来要想做好也不容易。”8月11日,“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宁夏集中采访团的到来,让地处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自然保护区里热闹起来。茫茫沙漠中,采访团的记者们在保护区治沙工人的指导下,纷纷拿起铁锹,体验被誉为治沙界“中国魔方”的草方格制作。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前身为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建立于1953年。70多年来,三代林场职工发扬“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治沙精神,依靠科技和机制创新,致力于荒漠生态修复,治沙造林68万亩,控制流沙100多万亩。特别是2000年以来,每年以2~3万亩的速度加快生态修复和治理步伐,实现了沙漠从引黄灌区边缘后退20多公里的壮举。

全身晒得黢黑、手上满是老茧、身上沾满沙土……这是白芨滩每一个治沙人的“标配”。回忆起2000年刚到这里的情景,和沙石“斗争”了25年的大泉管理站职工李国宝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候一进沙窝就让人头疼。因为几乎没有植被,全是黄沙,所以一刮风啥都看不着。”李国宝说,自己每天早上带几个饼子出门,中午不能回家,饿了就拿出饼子吃几口。“但是每次拿出饼子一看,上面全都是沙子。但就是这样也得吃,吃完了接着干,真是艰苦。”

时间长了,李国宝和工友们总结出几句话:治沙工人每天洗的是黄沙浴,睡的是热沙滩,吃的是落沙饼。“那个时候也挣不到什么钱,真是没少打‘退堂鼓’。最后还是‘王劳模’不惧艰苦、务实、自律的精神激励了我,才让我坚持到了今天。”

李国宝提到的“王劳模”,就是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人民楷模”“全国治沙英雄”“全国劳动模范”王有德。

自从1985年来到白芨滩林场,王有德就带领林场各族干部职工坚持不懈、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艰苦奋斗。通过几十年的努力,走出了一条“以林为主,以副促林,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兴场致富路,成功探索出了“五位一体”的综合治沙模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兑现了“让职工富起来,让沙漠绿起来,使林场活起来”的承诺。使职工人均年收入由1985年的不足1000元增加到现在的10万-20万元;林场固定资产由不足40万元增加到1亿多元;林木资产由不足500万元增加到10多个亿。

如今,已经退休多年的王有德继续履行着自己那句“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的诺言,发起成立了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义无反顾地挺进马鞍山荒滩区,开始了退休后的“二次创业”。“牛羊死了我不心疼,但是死掉一棵树、死掉一片植被我心疼。因为这些树、这个生态环境,是在为人类社会、为地球作贡献。”站在曾经亲手治理过的沙丘上,看着如今的满眼青绿,王有德动情地说,“我们都应该去爱护生态环境,为保护母亲河、保护家园作贡献。”

即将离开白芨滩时,体验草方格制作的队伍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小女孩。7岁的她在妈妈的帮助下一锹一锹地挖着沙子,动作笨拙却认真地埋下一根根稻草。

“我也想种更多的树,让这里更绿更美丽。”孩子稚嫩的声音清晰而朗朗,响彻这片沙丘。

2024-08-15 本报记者 奚冬琪 李寅峰 袁世鼎 满达呼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6232.html 1 沙漠变绿洲 精神有传承 66,23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