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统战·港澳侨

一江水 三地情

——2024深港青少年“思源之旅”夏令营小记

本报记者 白杨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8月27日   第 08 版)

深港青少年在三百山源头文化馆参观

“月光光,照香港,山塘无水地无粮。”这是20世纪60年代香港广为流传的一首歌谣,也是香港曾经长期缺水的真实写照。

1963年,香港遭遇了一次非常严重的干旱,同年12月,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拨专款引东江之水济香港。从1965年起,东江正式向香港供水,它如同祖国母亲的脐带,把赣、粤、港三地紧紧联系在一起。

今年夏天,来自香港、深圳的300多名青少年从深圳出发,溯源而上,来到东江发源地——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边走边看,感受祖国蓬勃的发展变化,了解东江水供港的感人历史。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说起举办夏令营的初衷,夏令营团长、深圳市政协委员萧燕珍标准,希望通过活动帮助广大青少年尤其是香港青少年深刻感受到,没有祖国母亲的关怀和支持,就不会有香港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腾飞,更不会有今天的繁荣稳定。

为此,萧燕珍特意邀请了一位特殊嘉宾——65岁的龚隆寿,他家就在东江源头的三百山下。“我们同饮一江水,一家人、一家亲。”在开营仪式上,龚隆寿一开口就赢得阵阵热烈掌声。

龚隆寿深情地给年轻人讲起自己的亲历:从部队退伍后的,他在三百山做起了护林员,每天都在担心有没有人盗砍盗伐,有没有人乱扔烟头……虽然工作辛苦,但他从未后悔。“我们安远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为了保护环境放弃了不少发展经济的机会。我们深知,只有保护好三百山的生态,才能让深圳、香港的同胞喝上放心水。”不久前,当龚隆寿在维多利亚港亲眼看到了香港的繁华后,感慨道:“这45年护林的付出是值得的。”龚隆寿的话音未落,夏令营里青少年和随团老师的眼里都泛起了点点泪花。

“我们从没有想过香港的水如此珍贵。安远的景色很美,但更让我感动的是,淳朴的安远人民对水源保护的坚持和牺牲。在国家大局面前,他们从无怨言,我们心中只有由衷的敬佩。”记者在香港城市大学的大一学生陈耀明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很多夏令营的照片和这样一段话。

在随后的夏令营活动中,团员们又来到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饮水思源香港青少年国民教育基地等。

“太凉爽了,心旷神怡!”大家一边大口呼吸着负氧离子充沛的清新空气一边徒步。当地的居民得知同学们来自香港、深圳,纷纷热情地打起招呼:“欢迎你们来到三百山”“欢迎来看东江水源头”,同学们也高兴地回应着,“谢谢你们”“明年我们还来……”

打卡过护源石、思源鼎、思源亭,大家来到“东江第一瀑”。站在观瀑台上,凭栏远眺,群岭逶迤,雄峻秀美,同学们大声呼喊着:“同饮一江水,深港、安远一家亲!”

“这次安远之旅非常有意义,和香港同学相处的几天非常愉快,互相增进了解。如果有机会我还会来参加。”深圳南头中学的张子康告诉记者。

在活动接近尾声时,营员和安远一中的同学们进行了一场友谊篮球赛,并在校园举行了香港、深圳、安远三地青少年联欢晚会,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为夏令营画上圆满的句号。

安远一中的刘笑和营员陈耀明合作演唱,她说:“虽然我们的排练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但是很有默契,演出的感觉很不错!”

“徽章和笔记本送给你作纪念。”“我们加一下微信。”“常联络,来香港一定要找我哦。”“明年再见!”大家依依不舍告别着。

“那个时候我们也是这样。”看着同学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萧燕珍笑着回忆起当年自己跟随父母来到安远参加“思源之旅”夏令营时的情景。“我父亲所在的社团在2005年主办了第一次‘思源之旅’夏令营,后来我母亲所在的社团也主办了很多次。20年过去了,已有2000多名香港青少年参加过‘思源之旅’。我也从父母手中接过接力棒,从一名参加夏令营的中学生成长为夏令营的团长。”她说,作为喝东江水在香港长大的政协委员,自己有责任承担起更多香港青少年的爱国爱港教育工作。

悠悠东江水,浓浓三地情,饮水思源头,血脉永相连。

2024-08-27 本报记者 白杨 ——2024深港青少年“思源之旅”夏令营小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6835.html 1 一江水 三地情 66,83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