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生·人口社保

大数据推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迭代升级——

让兜底保障更有深度、力度和温度

本报记者 赵莹莹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8月29日   第 10 版)

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近日启动社会救助政策集中宣传月活动,向市民宣传城市生活困难补助、城市低收入家庭救助、高等教育新生入学救助、采暖救助、临时救助等相关政策。 本报记者 齐波 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作出进一步部署,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8月24—25日,“社会救助与数字化治理(2024)”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与会代表围绕“数智赋能、融合创新与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探讨,共促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让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心里充满温暖。

——编者

主动预警,精准识别“沉默的少数”

“真是没想到,一下子解了燃眉之急。”近日,家住浙江省杭州市运河街道东新村的冯大爷连声感叹。

一个多月前,冯大爷突发脑梗,疾病导致的行动不便让他十分懊恼。就在办理残疾等级变更后不久,老人有一天突然接到村里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电话。

“据说我办理肢体二级残疾证的事情,出现在了‘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平台上,符合多项救助条件。”冯大爷告诉记者,工作人员很快上门,协助他进行了救助申请。

短短半个月后,老人享受到低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医疗救助、电费减免、有线电视费减免、水电气补贴等7项救助政策,每月能领到近2000元救助补助金,还有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定期上门,减轻了子女的经济负担和照护压力。

家庭遇到困难,预警信息随即出现,工作人员及时到场,救助政策高效落实。在“社会救助与数字化治理(2024)”研讨会上,类似冯大爷这样的受助经历被屡屡提及。这是全国多地以大数据为抓手、助推社会救助的缩影。

记者了解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低收入人口动态信息监测的预警信息推送,让工作人员得以主动发现救助对象、快速便捷审核审批,救助申请“触手可及”,免去群众往返奔波,也让政府职能部门在实施社会救助时更为精准、高效。

正是借助2022年以来创新打造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应用平台,杭州市目前已为2.5万个触发预警的家庭提供救助帮扶,切实提升了困难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社会救助的申请渠道是畅通的,但不少困难家庭不了解相关政策、申请能力不足或碍于情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主动找到这些‘沉默的少数’并及时开展救助。”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蒋玮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正经历从兜底性制度向基础性制度的根本性转变,必须借助数字赋能,加大数据资源的集成,完善数字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分层分类与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体系,积极应对社会救助在功能定位、救助对象、保障水平、供给方式等领域面临的新挑战。

“大数据+铁脚板”,织就温情“保护网”

要让“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需要把开展救助的脚步扎进基层。

“数字化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人们越来越依赖数字及其运用工具,社会救助工作也需要通过数智赋能来提升制度运行效率、提高救助对象的精准识别度和有效监测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会上提到,社会保障服务的对象是人,社会救助的对象是困难群体,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应当增加“温度”而避免“冰度”,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有力制度保障。

研讨会上集思广益的同时,家住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的独居老人韩阿姨刚从超市采购了时令蔬菜。

对于像韩阿姨这样被视为“潜在救助对象”的独居老人,沙坪坝区民政局总是格外关心、特别关注。只要监测平台上出现预警信息,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入户调查,发挥“铁脚板”的优势,让为民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充满温情。

据介绍,2021年,民政部印发《“解忧暖心传党恩”行动实施方案》,动员基层救助干部、协理员、社会工作者等,用“铁脚板”走村入户,将低收入人口底数摸排出来,实时更新困难群众信息数据库,面对面了解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

如今,各地民政部门以大数据为支撑,拓展应用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和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逐步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信息平台的监测预警功能,定期开展数据比对,对未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开展入户摸排,了解数据背后一个个真实的人、一户户鲜活的家庭以及他们遭遇的困难,织就温情“保护网”,让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在发挥‘大数据+铁脚板’作用的同时,要重视人口流动与城乡分割对社会救助工作带来的挑战。”对于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体系、促进社会救助制度发展,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王杰秀提出,逐步解决低收入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工作生活却只能在流出地接受社会救助的问题。

他表示,当前,生活照护等服务救助的需求监测和供给更加困难、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救助方式要实现现金、实物与服务相结合,要完善基本生活救助与就业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社会救助的协同配套,推动分类救助的精准化、精细化、专业化。

互通共享 多元救助

在“社会救助+大数据”的探索中,数据的采集与应用,需要各职能部门拓展社会救助领域的工作协同,并通过技术手段有效打破各职能部门间的数据壁垒。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2022年,民政部等9部门印发《〈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和数据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为加强部门联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提供了政策支持,而且明确了信息共享和数据利用的原则和办法,为基层工作指明了方向。

2023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动态监测+分类救助”,构建梯度社会救助新格局,将专项救助由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拓展至低保边缘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形成分层分类、精准高效救助。同时,深化平台建设,建立自治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与医保、教育、残联等部门建立救助信息查询推送机制,形成“一户(人)一条救助链”。

在山东,济南市民政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数据源集成为牵引,健全完善社会救助数据要素,将民政、教育、人社、住建等10余个部门的救助政策进行项目化管理,持续扩充核对数据源,及时梳理核对数据资源目录,充分发挥核对系统的平台作用和各类专项救助集聚效应,全面实现部门数据实时共享。

互通共享信息、及时开展帮扶的同时,杭州市在低保、特困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8项基本救助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培育孵化救助类社会组织700余家,设立开展“救助直通车”“特困探访关爱”等公益创投项目,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帮扶服务。

“数字化赋能社会救助,可以降低信息和数据搜集的成本,在考核监督、监测预警等方面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治理推动了社会救助从被动到主动、实现了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社会救助分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林闽钢认为,兜准兜住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要推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迭代升级,加大对低收入人口“识别—监测—动态预警—政策干预”的一体化建设,聚焦低收入人口信息管理的信息归集、数据共享、监测预警、数字监督和转办推介功能的拓展,推动中国社会救助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变迁,尤其是人口年龄结构、空间结构的变化和社会救助内容、方式的变化,社会救助不仅需要合理的制度和有效的机制,也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其数字化的前景将更为广阔,越来越多困难群众共享“数字红利”,兜底保障也将更有深度、力度和温度。

2024-08-29 本报记者 赵莹莹 大数据推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迭代升级——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6958.html 1 让兜底保障更有深度、力度和温度 66,95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