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协商议政

扩大服务贸易“朋友圈” 增添开放发展“新动能”

本报记者 孙金诚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9月06日   第 04 版)

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被认为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两条腿”。服务贸易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不仅有利于促进外贸转型升级,也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9月2日全国政协举行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专题协商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司马红呼吁,深化高水平开放,打造服务贸易新动能。

当前,我国虽已成为服务贸易第二大国,但在司马红看来,我国服务贸易还存在开放度仍需提升、国际竞争力不强,数字化水平有待提高、部分标准无法与国际接轨等问题。

司马红表示,我国服务业开放度仍处于中游水平,外资企业对进一步开放的需求强烈。服务贸易持续逆差,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领域仍是主导,在ICT(信息与通讯技术)等优势领域,亟待改变“全球代工厂”角色,向价值链高端升级。可数字化服务贸易占总额比重略高于40%,数据流通、数字平台、数字安全等领域治理政策还有待出台和完善。服务贸易标准化仍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国内服务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影响国际业务开展。

与司马红的观点相似,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斌也认为,我国服务贸易、数字贸易领域开放水平有待提升。

“深化高水平开放,打造服务贸易新动能,是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以开放促改革的具体举措,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司马红建议,加大制度供给,提高开放协同度。对外,以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为统揽,进一步探索缩减负面清单条款,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对内,落实WTO服务贸易国内规制谈判协定,在服务业开放“准入”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管理、许可等“国内规制”。加快数字化进程,完善数据确权、交易、应用等流通规则,提高数字平台监管能力,促进提质升级。

此外,司马红还建议,在新兴产业及贸易领域,提出中国优势的标准提案;在绿色金融等领域,推动国内外标准衔接;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推动服务标准互认。选取基础较好的地区,建设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区,对特定国别、特定领域开展合作探索,并赋予更大开放改革自主权,在外汇、税收、数据跨境等方面探索一揽子促贸易支持政策,擦亮开放合作的“金字招牌”。

余斌则建议,专项清理各地对外资企业准入设置不合理审批条件、变相提高门槛和准入后非国民待遇等做法。加快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等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

2024-09-06 本报记者 孙金诚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7349.html 1 扩大服务贸易“朋友圈” 增添开放发展“新动能” 67,34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