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1+N”乡村振兴产业体系是邓州市委、市政府在持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即,“1”家龙头企业,通过党建引领,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N”个家门口企业、加工作坊抱团发展,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收益和工作岗位留给农民。市政协打破专委会界限,由2位副主席带领10位调研组成员,历时1个多月,摸清了“1+N”乡村振兴产业体系的底数。
河南省邓州市政协近日召开常委会会议,围绕“1+N”乡村振兴产业体系协商建言。
“1+N”乡村振兴产业体系是邓州市委、市政府在持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即,1家龙头企业(或产业集群、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通过党建引领,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N”个家门口企业、加工作坊抱团发展,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收益和工作岗位留给农民。
“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就是政协履职重点。”市政协主席李淑琳向记者介绍说,市政协打破专委会界限,由2位副主席带领10位调研组成员,历时1个多月,摸清了“1+N”乡村振兴产业体系的底数:初具规模的14个产业体系,共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264家,带动家门口企业、加工作坊、农户家庭11797家,从业人员19.34万人,人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年总产值达292.95亿元。
“成绩有目共睹,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有6个方面:专班工作不平衡、部门服务不到位、生产要素不充足、宣传引导不深入、品牌效应不明显、带动能力不够强。”市政协民宗台港澳侨委员会负责人代表调研组直言不讳地指出了问题。
对此,调研组给出6方面具体建议:高层推动再强化,构建发展新格局;产业思路再优化、完善发展新机制;要素保障再升级,汇聚发展新动能;品牌打造再加力,塑造发展新形象;宣传发动再深入,创新发展模式;利益联结再深入,共享发展新成果,不断优化“1+N”乡村振兴产业体系。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乡贤回归是一个重要渠道。我市在外从事电子行业的人数众多,不少还是细分领域的翘楚,如果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能够回来办厂,邓州电子产业将迈上新的台阶。”裴昌傲委员是电子及新能源产业协会会长,也是返乡创业的优秀代表,深知行业发展的“堵点”和在外企业家的想法。他建议,针对电子产业行业特点,制定更加灵活的招商引资政策,同时试行订单贷款,切实解决电子产业有订单但融资难的困境。
黄酒产业是邓州传统优势产业,拥有600多家酿酒作坊,年产黄酒10万吨,被誉为“中原黄酒之乡”,但“小散乱”现象突出、创新能力不足、品牌推介力度不够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行业发展。对此,孙广召委员提出,实施集团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工程,通过营销再造和规范市场,强化酒旅融合发展,快速提升黄酒产业市场竞争力。
副市长魏新果对委员建议做出回应。他表示,市政府将认真研究吸纳意见,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全面抓好工作推进,不断完善“1+N”乡村振兴产业体系,坚定走好乡村全面振兴的邓州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