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光山县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有效整合辖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资源,积极打造“弦城红石榴”民族工作品牌,推动各族群众“居、学、事、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绘就革命老区民族团结“同心圆”。
不久前,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主办、光山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火热了整个夏天。其中,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民族儿童剧目《童年》深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该剧讲述一名支教老师走进大山、扎根边区与少数民族孩子共同成长的温情故事,展现了年轻一代积极投身支援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促进民族团结追寻梦想的宝贵精神。
光山县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在公路沿线、步行街、公园广场等重点场所实施民族团结进步视觉工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城市标志建筑、旅游陈列景观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打造主题公园、街区和游园12处。县乡联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选拔22名宣讲员组建4支“红石榴”宣讲队,深入机关、社区、企业等讲理论、讲政策、讲身边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有效推动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法治宣传教育走进群众身边。面向青少年领域,在中小学校开设“红石榴大讲堂”思政课,组成“流动讲师团”,为1000余名在校生讲述民族团结联谊主题班会84节次,制作民族团结手抄报、剪纸500余件,有效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和民族团结意识。
为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光山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民族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民族工作”的领导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徐店社区、千里园社区建设“红石榴”同心工作室,组建“红石榴”同心服务团,强化民族政策宣传,化解各族群众矛盾纠纷。深入挖掘非遗资源,结合光山本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以村(社区)为单位组织开展非遗节目展演和体验活动300多场,特色鲜明的花鼓戏、划旱船、皮影戏等非遗节目成为各族群众的“心头好”。
为把做好民族工作和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等工作结合起来,光山县紧紧抓住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就业、教育、医疗、生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得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大幅度提升。今年以来,县委统战部协调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县卫生健康委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办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并协调子女入学问题,举办“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等招聘活动,为各族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让搬迁少数民族群众实现就地融入,让来光务工群众实现留得住、过得好、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