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地方政协

更好留存那一缕乡愁

——江西省政协建言保护利用好传统村落

本报记者 王磊 通讯员 王珍 刘烨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9月09日   第 07 版)

“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关乎历史文化传承,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美好生活。”“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也是造福农民、振兴乡村的民生工程,要努力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近日,江西省政协召开月度协商会,政协委员和部门负责人围绕“坚持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保护利用好我省传统村落文化资源”议题开展协商议政。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婺源县石门村考察时指出,“希望你们保护好自然生态,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坚持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让日子越过越开心、越幸福!”

“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库’,切实保护利用好传统村落文化资源是留住农耕文明灵魂、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关键所在。”省政协副主席辜清介绍,省政协牢记殷殷嘱托,将“坚持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保护利用好我省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列为2024年度月度协商议题。4月以来,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联合省住建厅、省文旅厅,组织部分委员和专家,赴省内浮梁县、婺源县、乐安县等地实地调研,并赴山西省考察学习。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江西有413个传统村落入册。江西还有省级传统村落157个,挂牌历史建筑3814处,传统建筑2万余栋。在邹锦良常委看来,江西传统村落数量多,但在全国“叫得响”的不多,原因之一是大部分传统村落在历史内涵、文化特色、产业发展上提炼不足。他建议,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住建厅、省乡村振兴局、省社联、南昌大学等组建江西传统村落文化研究院。助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凝练独具特色的村落文化符号,打造“新、奇、特、美、雅”的村落文化产品。

“自然消亡和盲目开发影响了‘传统风貌’延续,机制不顺和投资不活制约了‘现代元素’植入,规划滞后和传承不够导致了‘审美情趣’降维。”俞健委员结合“婺源经验”建议,开展传统村落全覆盖调查摸底,形成一村一档,做到变化可溯。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标准、导则和风貌保护负面清单,对历史(传统)建筑维修改造项目派遣文物监理。

“传承创新应该‘旧中有新’,更要‘新中有根’,盲目追求‘古村变秀场’,可能会带来一时热闹,但一定会削弱发展后劲。”叶青委员建议,依据古村固有文化品质,深度挖掘传统村落自身文化特色和审美情趣,突出自身文化个性,差异化定位,不搞迎合,更不搞破坏性环境优化。

深挖细研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彭仁才委员对此表示赞同。“一座民居就是一个家族的奋斗史,一个村落就是一段历史文化的缩影。”彭仁才建议,要深度挖掘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的时代背景和家族背景,深入挖掘展示生态文化、科举文化、农耕文化和商帮文化。依托村落内的传统宗祠,打造公共文化空间,让村民了解村史、姓氏史、建筑史,将那一缕乡愁更好地留存在心中。

“传统村落是连接起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桥梁。”省政协副主席陈俊卿在主持协商会时提出,要把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把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放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中谋划推进,加强政策集成和部门协作,凝聚强大工作合力,把独属于赣鄱文化的审美情趣引入现代化建设,让农耕文明彰显新时代风采。

2024-09-09 本报记者 王磊 通讯员 王珍 刘烨 ——江西省政协建言保护利用好传统村落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7462.html 1 更好留存那一缕乡愁 67,46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