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国是·生态

健全完善地表水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魏源送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9月13日   第 09 版)

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体制,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要求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因此,针对健全地表水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建议如下:

(一)加强城市河湖水系的水质监测与评价,促进高品质城市水系建设。《2023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表明,2023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优良(I~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9.4%,其中长江、黄河干流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提前实现了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85%”的目标。2023年全国实际监测的地表水国控断面为3632个,其中河流断面3119个。城市河湖水系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建议加强城市河湖水系的水质监测网络建设,促进人水和谐和水城共融。

(二)在长江流域实施水生态考核试行过程中,统筹多部门野外观测台站,构建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网络,并适时在其他流域推广水生态考核。为落实长江保护法第七十八条“国家实行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规定,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制定了《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以下简称《评分细则》),要求2022—2024年在长江流域17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水生态考核试点并确定考核基数,2025年开展第一次考核。考核基数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相较于地表水水质监测网络,水生态监测网络薄弱。因此,建议整合国家、地方、部门和中国科学院、高校已有的野外观测台站,构建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网络,健全完善水生态监测与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助力水生态考核;并在时机成熟时,可将水生态考核在七大流域的其他流域进行推广应用。

(三)将环境DNA技术纳入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的技术库,助力水生态考核指标的优化与完善。《评分细则》共有14项指标,其中鱼类物种数、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及重点保护水生生物数量3项指标在河流水生态考核中权重较高,其期望值和现状值的确定,对水生态考核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但现有监测方法不能很好适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其期望值和现状值的影响,可考虑纳入环境DNA技术。环境DNA(eDNA)技术是一种通过从环境样本(如水、土壤等)提取DNA,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识别和监测生物种类的新兴技术,因其非侵入性、高效性和高灵敏度,且不依赖动物样本,不受禁捕的限制等,广泛应用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这些国家并发布了相关的国家行动计划和指导政策。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

2024-09-13 魏源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7698.html 1 健全完善地表水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67,69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