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昔日“绿色沙漠” 今朝鸟类乐园

本报记者 杨智嘉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0月08日   第 04 版)

天蓝水碧,芦苇摇荡,鸟翔鱼跃,秋天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景美如画。

万里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奔流而下,在山东东营注入渤海,泥沙冲刷沉积形成黄河三角洲。1992年10月,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主要以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保护对象,2013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不久前,又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我们现在站立的地方,曾是胜利油田一处非常重要的采油基地,为了保护生态,300口高产油井已经全部封存。”在“垦东12”石碑旁,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科负责人周立城告诉大家。

站在平台远眺,黄褐色的滩涂连绵不绝。然而,4年前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茂盛的互花米草连片生长,绿意盎然。

现在为何几乎成了光秃秃的滩涂?

“互花米草最初从国外引进是为固滩促淤,然而肆意生长的互花米草却对海岸地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破坏。”周立城说,“互花米草的根系深度达1米多,地面以上高度可达2米。互花米草生长的区域,其他植物无法存活,底栖生物全部死亡,以小鱼、小虾、小螃蟹等底栖生物为食的鸟类也全都不见了。互花米草让湿地变成了‘绿色沙漠’。”

治理互花米草刻不容缓。

现在,“垦东12”就是治理互花米草的一个项目区。自然保护区因地制宜探索出低潮滩刈割、中潮滩刈割+围淹、高潮滩刈割+翻耕3种治理模式,取得较好治理效果。

“翻耕是把互花米草的根系打碎成10公分左右的小段,淤泥覆盖后,这些根系就会窒息死亡。4年时间内,这个项目区一共翻耕了20遍。”周立城介绍,自2020年以来,自然保护区总投资约5亿元,治理互花米草13.1万亩,互花米草的蔓延扩张态势得到全面遏制。

目前,自然保护区按照“陆海统筹,综合治理,系统修复”的工作思路,形成了“构建水系循环系统修复淡水湿地、构建微型生态系统修复盐沼湿地、构建生物演替系统修复海岸带湿地”三种模式,开展全面生态修复工作。

而互花米草治理只是海岸带湿地修复工作的其中一环。“我们还同时增殖放流底栖生物1650亩,加快贝类、沙蚕等生物在近海繁殖。修复海草床1500亩,探索出了环渤海地区海草床生态系统修复的最新技术和模式。”

在海岸带湿地,通过全面治理互花米草,昔日的“绿色沙漠”焕发了勃勃生机。根据监测评估结果显示:在互花米草治理区植被清除比例达99%以上,底栖生物种类增加了27%,平均密度增长80%,平均生物量增长50%。

“大家往这边看,那些暗红色植物就是黄河三角洲独特的风景线——‘红地毯’,学名为‘盐地碱蓬’,俗称黄须菜。”顺着手指方向,片片零星的盐地碱蓬为滩涂增添一抹亮丽色彩。

盐地碱蓬是三角洲湿地的本土植物,将盐沼湿地土壤中的盐分吸收到体内,并积累到叶、茎和根部。每年秋天,大片生长在海滩上的盐地碱蓬由绿变红,形成如火烧云一般的“红地毯”景观。

它们的出现,意味着湿地生态正得以恢复,向好发展。今年春季,在项目区发现丹顶鹤137只,黑嘴鸥等鸥类8000余只,鸻鹬类约2万只。

“鸟儿越来越多,生境越来越好,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自然保护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鸟类乐园。”周立城说。

2024-10-08 本报记者 杨智嘉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8297.html 1 昔日“绿色沙漠” 今朝鸟类乐园 68,29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