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生·健康

秋分后养生关键:

润肺防燥 调和情志 远离“悲秋”

——听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龚燕冰解析

本报记者 陈晶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0月09日   第 10 版)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围绕“时令节气与健康”主题召开专题发布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龚燕冰在会上分享了秋分过后的科学养生知识。

“秋分之后,暑气已经渐渐消退,气候变得越来越凉爽,天气逐渐干燥。中医讲秋天是燥气当令,燥邪首先是伤肺的,肺是娇脏,伤肺之后可能会出现咽干、干咳等症状。同时燥邪也是伤津的,肺主皮毛,在这个时候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口唇干燥等症状,因此要食用一些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中医强调‘燥者润之’,五色对应五脏,其中白色入肺,因此可以吃一些白色的食物,比如莲藕、山药、百合、银耳、白萝卜、梨等,这些食物都能起到养肺、润肺的作用。”龚燕冰介绍,此外,给大家推荐一款药膳百合银耳雪梨饮。梨是应季水果,具有养阴生津、化痰止咳的作用,百合有养阴润肺、养心安神的作用,银耳有补气润肺、滋阴生津的作用,3种食材可以加水一起煮了之后将水和食物一起食用,适合大多数的人群,十分契合秋分的时令特点。

“过了炎夏的消耗,入秋后脾脏的运行功能会有所下降,这时候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的症状,而且腹部也特别容易受到风寒的影响,会加重这些症状的发生。在这个时节,饮食上要以温暖、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另外,风寒除了容易侵袭腹部之外,后背也是特别容易受到影响的,如果风寒侵袭到后背,会出现鼻塞、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的症状。这时在穿衣时,可以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即在早晚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可以一层一层增加衣物,在中午温度稍高的时候可以逐层减少衣物,以应对季节气候的变化。”龚燕冰提醒。

“若出现腹部不适的情况,建议大家按摩两个穴位。中脘穴,位于人体的正中线上,取穴非常方便,先找到胸骨,顺着胸骨从上往下按,到了尽头这里是剑突,从剑突到肚脐的连线中点就是中脘穴,可以将食指和中指放在中脘穴上,稍加用力,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按穴位,以被按摩处感到明显酸胀,且身体能够承受为度,每次可以按2~3分钟,一天可以按2~3次。揉按中脘穴可以起到健脾益胃的作用,能够缓解胃胀、食欲不振、呕吐、恶心、泛酸等症状。另外一个穴位是神阙穴,位于肚脐的正中央,是胎儿时期气血运行的要道,也是神气出入的场所,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同时还能温通阳气、强身祛病。在使用神阙穴进行保健时,可以将双手手心搓热,轮流交替去温暖神阙穴。”龚燕冰说。

另外,秋天因景色萧瑟、日照减少、气温下降等因素,会使人产生情绪低落、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俗称“悲秋”。“‘悲秋’是指在秋天,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长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使人们的情绪受到影响,可能会表现出兴趣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情绪低落、精神萎靡等。这种情绪变化是和气候变化有关的,这是自然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女性和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这些情绪,如果这些情绪持续不缓解,可以推荐腹式呼吸法,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压力。在呼吸的时候首先要深吸气,吸气的时候要最大限度地使腹部往外扩张,保持胸部不动。在深呼气的时候,也是最大限度让腹部向内收缩,保持胸部的不动,循环往复,每一次呼吸节律保持一致,这就是腹式呼吸法。”龚燕冰介绍。

“中医认为情绪和脏腑是相对应的,‘五志’,也就是五种情绪对应五种脏腑,悲对应的是肺脏,根据五行相克理论,喜胜悲,因此可以用以喜胜悲法,做一些让自己开心、放松的活动,比如自己喜欢的娱乐活动,或者是一些能够放松身心的运动,比如可以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散步,打打太极拳、八段锦等。同时对于一些有运动基础的人,可以做一些强度稍微大的运动,比如游泳、骑行、跑步,可以通过这些运动带来的喜悦来缓解不佳情绪。”龚燕冰补充。

2024-10-09 本报记者 陈晶 ——听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龚燕冰解析 秋分后养生关键: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8380.html 1 润肺防燥 调和情志 远离“悲秋” 68,38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