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专业保护委员会第十四次工作会议暨中国丹霞列入世界自然遗产15周年纪念活动启动仪式在浙江衢州江山市举行。针对丹霞遗产地如何科学管理、合理利用,专家学者们给出的独到见解让这项世界自然遗产再次燃起了新的生命力。
2010年,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的老年期丹霞典型代表江郎山作为“中国丹霞”6个申报点之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浙江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来之不易的“世遗”光环开启了一场没有终点的“护遗”接力,政府、专家、村民、志愿者等纷纷为科学规划好、保护好、利用好江郎山出谋划策。而政协身影,也始终活跃在“护遗”最前线。
“一共集结了文旅、资规等9部门(乡镇)的力量,对遗产地的保护和利用开展多轮专题研究,重新明确定位,优化功能分区,为的就是能够构建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谈起前后跨越5年的江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规修编工作,江山市政协委员、江郎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王惠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衢州一开始就从管理、服务、制度等全方位为江郎山画好了“规划保护图”,于2019年及时启动了江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规修编工作。
参与其中的王惠深感一个好规划对世界遗产保护传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在一遍又一遍勘察、一次又一次论证中,不断探索符合江郎山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利用方式。最终,江郎山风景名胜区总规修编成果出炉,并于2024年2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
江郎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5%,持续几个月的高温干旱,会让这里的许多植被变得异常干燥枯萎,哪怕一丁点火星都会引发一场不可估量的灾害。江山市政协委员、江山市石门镇党委副书记姜甘龙带着党员干部和护林员穿梭于山林间,全面排查风险。
“要加大对道路两旁的杂草清理力度。”“要严禁野外用火行为。”“要多建设一些消防水池。”为了让防火工作更切实有效,姜甘龙主动征询护林员、景区管理人员、景区执法人员、村民等意见建议。
“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去守护好这座名山的秀丽。”姜甘龙告诉记者,去年石门镇先后投入38万元购置移动灭火系统等防(扑)火设备,组建3支半专业应急救援队,定期开展森林消防和山地救援培训及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坚决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此前,还为景区周边居民制定了村规民约,以机制化对景区生态进行精雕细琢的保护,“细微到一个指示标志牌的更换、一处枯枝死叶的清理”。
要保护、传承、利用好世界自然遗产。近年来,衢州政协共收到涉及“江郎山世遗保护传承”主题的提案7件、社情民意信息60余篇,开展调研20余次、专题协商5场,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
衢州市政协委员郑招浩在《关于支持江郎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的建议》的提案中呼吁,着力建设江郎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并打造省级旅游度假区,将江郎山世界自然遗产这一资源优势转化成为区域发展优势,使其成为衢州市生态旅游协作区上的重要支撑节点。衢州市文旅局及时加快对接创建的步伐,邀请专家现场座谈、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加大项目协调服务力度,做好江郎山世遗文化区项目谋划和招商。2022年年初,江郎山省级旅游度假区获批设立,全城振奋。
“振兴文旅产业 重现旅游辉煌”专题协商会上,政协委员、智库成员同林业局、文旅局、文旅集团等部门会聚一堂,展开头脑风暴。委员们从启动江郎山世遗地扩容提质工程、丹霞地貌演变VR/AR体验馆开发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让江郎山下一步发展路径愈发清晰。
通过上级补助资金及自筹资金,衢州累计投资数亿元先后建成江郎山旅游综合接待中心、地质科普馆、大型生态停车场。启动江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字化改造,加快智慧景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运用5G、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实现“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旅游”新模式。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如今江郎山的植被资源日益丰富,成为游览观光和生态科普教育的极佳场所。目前拥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多种。每到冬季,南下的候鸟纷纷落脚江郎山越冬,野生动物成群结队迁徙江郎山,成为景区又一道亮丽风景。绿富同兴,2018年以来,共有273.17万游客慕名而来,累计接待收入3520余万元。
“江郎山世界自然遗产是大自然给予衢州最珍贵的礼物和享誉世界的‘金名片’。”衢州市政协主席方健忠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凝聚共识、深度建言资政,秉持保护第一、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多方参与原则,持续助力江郎山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在促进江郎山自然遗产保护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上贡献政协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