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真难带啊,过去孩子有情绪打两下就好了。”
“说多了就是太受关注了,抗挫折能力也太差了,都被宠坏了。”
“过去,一个家里好几个孩子,能吃饱就不错了,孩子哪有这么多事儿。”
……
每当聊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时,这样的观点总会或多或少地在对话中被提及。
当然,还有一些不一样的声音——
“这是教养方式的进步,如今的我们有能力去关心个体更全面的成长了。”
“或许不是问题变得多了,而是我们对青年一代的爱与关注变得更细致了。”
“所处的时代不一样,面对的烦恼有不同,没有必要去比较谁的‘烦恼’更加让人困苦。”
……
言语上的争锋一时之间很难判定赢家,但无论孰是孰非,透过这场争论,背后的一个客观事实值得欣喜,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确实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更具体来说,我们开始对自我的生命,特别是对待呵护群体的生命有了更细致的探寻、更深刻的关怀。
在记者看来,这不仅是教育的进步、更是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进步。当我们可以具体而微地去关注一个个年轻生命体的内心感受和体会时,当我们可以俯身倾听一些弱小群体的声音时,当我们对生命的关注不仅停留在外在的衣食住行、身份、成绩时,它预示着人们可以愈发深刻、普遍、坦然地认识完整的自我、感知细微的情愫。它印证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
如今,在我国各级政府的政策文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该如何科学应对作为专题被持续关注并论证,而各社会主体应如何在这一社会命题中开展具体的实践也被清晰地提示,这是更值得欣喜和鼓励的事。
相信就在不远的未来,这些陈列在政策文本中的“要求”与“职责”将转化为每一位社会公众内心的“信念”与“使命”——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人人受益,我亦有责。